《艾玛捉迷藏》教学反思实用三篇

2023-11-02 22:42 教学反思
立即下载

《艾玛捉迷藏》教学反思(通用3篇)

《艾玛捉迷藏》教学反思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仔细观察画面,幼儿能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并能用完整的句式来表达。

2.通过理解故事了解动物通过保护色来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3.在活动中感受发现的乐趣。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

教学PPT、视频“神奇的变色龙”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引出故事,激发幼儿好奇心

1.体验捉迷藏的游戏玩法

(1)小朋友,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谁来说一说是怎么玩的?

(2)小结:捉迷藏就是要有人躲起来,其他人蒙起眼睛找的。

(3)请幼儿玩捉迷藏的游戏。

2.出示封面,引出故事

(1)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也来玩捉迷藏的游戏了,看看它是谁?(出示封面)

(2)这是一头特别的大象,它和我们平时看到的大象有什么不同?

(3)小结:这是一头花格子大象,它的名字叫艾玛。今天我们讲的故事名字叫《艾玛捉迷藏》。

二、仔细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1.出示PPT1:

(1)看看艾玛是和谁玩捉迷藏的'?它们谁是找的?谁是躲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环节分析: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是为了激发孩子们的观察能力。)

2.出示PPT2:

(1)小鸟来到小树林,这里可能藏着艾玛噢!你们发现它在哪儿了吗?

(2)小鸟为什么会把太阳伞看成是艾玛呢?

(环节分析: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是为了让孩子们能观察出太阳伞身上的图案和艾玛很相似。)

3.出示PPT3:

(1)小鸟继续找呀找,来到了灌木丛,这里会藏着艾玛吗?仔细找找它在哪儿?

4.出示PPT4:

(1)小鸟继续往前飞,来到了小山坡,仔细看看艾玛在这里吗?它在哪儿呢?

(环节分析: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是为了让孩子能根据艾玛身上的图案观察到艾玛可能躲在那里。)

5.出示PPT5:

(1)在这个地方藏着艾玛噢!仔细找找它在哪儿?

6.出示PPT6:

(1)艾玛的好朋友也想玩捉迷藏的游戏,看看它的好朋友有谁?

7.出示PPT7图片:

(1)小动物们都躲起来了,大家快点来把它们找出来。你们找找看,它们藏在哪里?

(2)为什么它们要躲在那里呢?

(环节分析: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是为了让孩子们能观察出动物们可以找和自己颜色一样的地方藏起来。)

三、了解其他动物自我保护的本领

1.出示PPT(8—10)

(1)你发现了什么动物?你们认识它吗?它们藏在哪里?

(2)小结:在我们自然世界里有很多动物它们为了保护自己都会找和自己颜色一样的地方藏起来,这种自我保护的方法就叫做保护色。

活动延伸:

师:在自然界还有许多小动物都有保护自己的本领,你们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找一找他们分别是用什么办法保护自己的,下次再来告诉你的同伴,好吗?

《艾玛捉迷藏》教学反思 篇2

今天,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绘本《艾玛捉迷藏》。这本书给人最强烈的印象是鲜艳的色彩,另外是它的形式,用捉迷藏的形式(在书页上挖不同形状的窗口)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艾玛是一只花格子大象,花格子大象现实生活中是没有的,只会出现在童话想象里,可是这本书引导我们在捉迷藏时看到的斑斓世界却是大都是真实的。我们生活的大自然是多么的美丽、多彩!绘画风格:很有装饰性的图案和色彩。

活动中我设计以“捉迷藏”的游戏情节贯穿始终,既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又满足了幼儿以角色身份参与活动的愿望。在活动中,我首先从幼儿的游戏经验入手,让幼儿通过谈一谈什么是“捉迷藏”来引发主题,引起了幼儿的好奇,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其次通过形象生动的课件画面和富有感情的语言把幼儿的注意力集中了。在这一环节中,我运用课件分段学习,让幼儿逐步理解故事的内容,比较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再次,我通过两组对比比较明显的图片,请幼儿观察、讨论:什么动物躲藏得好,什么动物躲藏得不好,有效地帮助幼儿理解相近色。在回忆绘本活动的过程中我还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图片,使内容更形象具体的表现在幼儿面前。并通过帮助艾玛的朋友找到相近色躲起来,让幼儿在操作中运用相近色,组织幼儿学说:躲在。最后,让幼儿观察解放军叔叔躲藏起来的图片,从而迁移幼儿的学习经验,知道生活中有许多地方人类向动物学习本领,激发幼儿更大的探索兴趣,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活动中,幼儿的思维活跃,扩展了他们想象的空间,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时激发了幼儿对大自然的探索欲望。

但是同时,在活动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活动的过程太长,选用绘本可以适当删除一些,课件也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不够仔细,幼儿的回答过于急促,老师没有很好地把握。

《艾玛捉迷藏》教学反思 篇3

教案目的:

⒈仔细观察画面,发现动物体色(外形)和环境的关系,了解一些动物保护自己的本领。

⒉能用完整连贯的话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案准备:

PPT一份。

活动过程:

一、故事欣赏:艾玛捉迷藏

⒈欣赏故事:

——(出示封面“艾玛捉迷藏”):有一本书,名字叫?(艾玛捉迷藏)

——谁捉迷藏?艾玛是谁?艾玛是一头怎么样的大象?原来这头五颜六色的大象名字叫艾玛。

——什么叫捉迷藏?这是一个游戏,怎么玩的?有的人要去找,有的人要藏起来。

——小结:这么有趣的游戏呀!森林里的艾玛、小鸟,还有许多动物朋友也要来玩一玩这个捉迷藏的游戏,我们来看看它们是怎么玩的。

⒉第二幅画面: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艾玛、小鸟和森林里的小动物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小鸟说:我从1数到10,你们得赶快找一个地方躲起来。(数1—10)

⒊依次出示下面几张图,你知道艾玛藏在哪里吗?怎样才能找到艾玛藏在哪里?

二、了解动物体色与环境的关系。

⒈讨论:

——为什么小鸟没有找到艾玛?

⒉小结:原来艾玛找了一个周围颜色和自己身体很相近的'地方躲起来,这样就不容易被发现。

⒊有一些小动物们也找了一个周围颜色和自己身体很相近的地方躲起来,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看看你一下就发现了谁?为什么一下就发现了熊猫和七星瓢虫,没有发现枯叶蝶、竹节虫呢?

——幼儿分散讲述。

——集中介绍:这是动物保护自己的一种本领叫隐身。就是让自己身上的颜色变得与周围环境接近,把自己隐蔽起来来保护自己,躲避天敌。

——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有隐身绝招呢?(老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动物保护色的图片)

三、保护色在人们生活中的运用。

⒈我们人类也向动物学了这种隐身的好方法,看看谁躲起来了?躲在哪里?他身上什么颜色和环境中的什么颜色相似?

⒉幼儿讲述后,请他们看幻灯老是帮忙梳理知识点。

四、延伸问题:自我保护

⒈除了隐身,动物还有哪些保护自己的好方法来?

⒉那我们小朋友在活动、游戏中要怎样保护好自己?

活动反思:

《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⒈本活动以“捉迷藏”的游戏情节贯穿始终,既激发幼儿探究兴趣,又满足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

⒉活动中通过形象生动地课件画面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学习观察的方法,鼓励他们仔细观察比较,从而发现细微的要点。

⒊活动中我的提问富有变化,有时追问,有时反问,这样就能引起幼儿更多的思考、冲突。对于幼儿的回答,我的回应不重复,而是用简练的语言帮助幼儿进行梳理、概括、提升。

⒋最后让幼儿观察解放军叔叔“捉迷藏”的图片,从而迁移幼儿的学习经验,知道生活中有许多地方人类向动物学习本领。孩子们对此表现出极大的探索兴趣,思维更加活跃、积极性更加高涨了。

⒌活动中,我与幼儿的互动自然、有趣,我充分把握幼儿之间的思维冲突,使之成为幼儿之间的互动,从而引发幼儿更多的思考,说出更多的想法。

不足之处:

《指南》指出: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但纵观整个活动,还是存在很大的“教”的痕迹。如果能提供一些操作材料,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操作、比较、观察,从而发现体色与环境的关系,就比单纯地“看、说”更能促进幼儿发展。

教学反思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