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主题班会设计方案(精选3篇)
雾霾主题班会设计方案 篇1
一、活动主题
学会感恩
二、活动背景
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的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描绘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情感,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然而亲人、老师、朋友为我们付出的绝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但是我们是否在他们劳累后递上一杯暖茶,在他们生日时递上一张卡片,在他们失落时奉上一番问候与安慰呢?感恩是发自内心的,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去报答,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踏上这次的“学会感恩”之旅吧!
三、活动目的
通过此次的“学会感恩”主题班会让同学们时时保持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身边的人,感激身边的人。体会到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流露着的父母之爱,在学习上无私奉献的老师之爱,与自己共同成长的朋友之爱。促使同学们在那些早已习惯的行为中理解爱、感悟爱。教育同学们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努力学习,健康成长,用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四、活动人员
全班同学、班主任、部分家长代表
五、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21日第七节课
六、活动地点
1202教室
七、活动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准备《相亲相爱一家人》、《感恩的心》等感恩主题的歌曲
3、主持人的台词准备
4、各活动人员的交流材料
5、每位同学写给家长、老师和同桌的一封信
八、活动流程
活动开始
1、班委课间提前布置教室。
2、班会开始前,播放《相亲相爱一家人》来营造气氛,给全体参会人员以家的感觉,并发放交流材料。
3、主持人致开场白并宣布此次的“学会感恩”主题班会正式开始。
4、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班主任分别上台发言。(发言稿由发言人自己提前准备)
第一环节——交流感恩
5、王闯(学生)上台介绍感恩节的起源。
6、各活动人员自由讨论交流关于感恩的故事。
第二环节——传递感恩
7、学生代表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给老师的一封信交给班主任,并对班主任老师说出最想说的一句话。
8、学生代表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给同桌的一封信交给自己的同桌,并对同桌说出最想说的一句话。
9、学生和班主任老师互相拥抱,表示感谢。
10。学生回家后将写给家长的信念给家长听。
第三环节——歌颂感恩
11、学生代表上台朗诵诗歌《感恩》。
12、班长带领全班同学宣誓。
13、全体同学齐唱歌曲《感恩的心》。
活动结束
14、主持人宣布此次的“学会感恩”主题班会结束。
15、全体参会人员合影留念。
16、班委留下来清理会场。
九、活动总结
十、附件
附件1——感恩节的起源
感恩节起源于美国,目前也是美国法定假日中最地道、最美国式的节日,而且它和早期美国历史最为密切相关。1620年,一些朝拜者乘坐“五月花”号船去美国寻求宗教自由。他们在海上顛簸了两个月之后,终于在酷寒的十一月里,在现在的玛莎塞州的普利茅斯登陆。在第一个冬天里,半数以上的移民都死于饥饿和传染病,活下来的人们在第一个春季开始播种。整个夏天他们都祈求风调雨顺,热切地盼望着秋天丰收的到来,他们深知自己的生存以及殖民地的存在与否都将取决于即将到来的收成。后来,庄稼获得了意外的丰收,所以大家决定要选一个日子来感谢上帝的恩典。于是就取了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为感恩节。感恩节庆祝活动便定在这一天,直到如今。感恩节庆祝模式许多年来从未改变。今天的感恩节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法定假日。在这一天,具有各种信仰和各种背景的美国人,共同为他们一年来所受到的上苍的恩典表示感谢,虔诚地祈求上帝继续赐福。
附件2——感恩的故事
在历史上有很多名人都怀有一颗真诚的感恩之心。美国的罗斯福总统就常怀感恩之心。据说有一次家里失盗,被偷去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罗斯福在回信中写道:“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好,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的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失盗绝对是不幸的事,然而罗斯福却找出了感恩的三条理由。
附件3——诗歌《感恩》
从茫茫渺渺的远古洪荒,到熙熙攘攘的今日世界
我们只是这个时间巨河中微不足道的一滴
从百万年前人类的始祖,到今天全球的几十亿人
我们,只是生生不息的`生命中微小的一个
面对浩渺的时间巨流
我们难免感到弱小,但我们依然需要感恩
因为我们正生动地存在着
面对广袤的空间涯际
我们通常感到茫然,但我们依然需要感恩
因为我们还坚强地存在着
我们存在于人生的精彩和人世的丰富
我们存在于世界的广阔与万物的生息
我们不曾被忽略,也不会忽略自己
所以——
当童年走过我们的年少
我们就不得不感恩于那份天真的岁月当朋友走过我们的生活
我们就不得不感恩于那种珍贵的相知当家人走过我们的一生
我们就不得不感恩于那种血肉的真情当师长走过我们的生命
我们就不得不感恩于那份真挚的呵护
是啊,当风雨走过我们的身旁
我们同样感恩于风雨的滋养
带来生命的成长和生命的力量
当日月走过我们的天空
我们同样感恩于日月的光芒
带来光明的温暖和清澈的明亮
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
不感恩于亲人朋友师长的爱与包容我们有什么理由漠视这个世界的温暖我们有什么理由践踏这个自然的奉献——我们没有理由
因为,他们也在感恩着
他们感恩于你所带来的幸福与欢乐甚至于爱和痛苦
他们感恩于你传给人间的温暖与理解还有随时随地的帮助
他们还感恩于你给大地种下的小树以及放归风中的蝴蝶
这些,就是来自你常常忽略的
他人的感恩,世界的感恩,自然的感恩啊
亲爱的朋友们
在看着太阳又一次从地平线上升起时让我们感恩于这个世界的和平吧
在看着父母相依偎于门口等你回家时让我们感恩于他们的坚韧与包容吧
如果朋友这一刻心里还记着你的名字就让我们感恩于他们的信任与爱护吧如果师长这一刻还在灯下读着你的文字就让我们感恩于他们的执着与无私吧
如果你明天还睁开清澈的双眼
那就感恩于天空的湛蓝和世界的宁静吧如果你今天还在球场上奔跑
那就感恩于天地的宽广和青春的生命力吧
如果此刻你手上所拥有的幸福
都来自于他人,请感恩于他人的慷慨吧用你的笑与泪,还有眼里的真诚如果还有一些幸福是你自己的创造那就感恩于自己的专注与和平吧
用祝福与微笑,还有一颗美丽的心灵附件4——誓词
伸出我们的手
贡献我们的智慧
珍惜我们的拥有
我们
拧在一起
就是一道闪电,一束火绳
我们
聚在一块
就是整个太阳,整个星空
我们
抱在一团
就是一垛用心灵结成的信念不倒的墙我们
携起手来
梦想和希望
将在我们班闪光
雾霾主题班会设计方案 篇2
班会目标:同学们通过班会,了解雾霾天气带个我们的伤害,并掌握基本的预防方法,激励学生自觉的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为我们的家园增添一份努力。赶走雾霾天气。
班会准备:(1)通过幻灯片播放有关雾霾天气的图片,
(2)播放那英的歌曲《白天不懂夜的黑》。
班会开始:
由班主任主持开场:同学们,最近几天我们的周围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答:“都带着口罩来的…..” 是啊!因为现在的空气污染越严重了,所以雾霾天气就越多,危害也就越大。给我们的生活也带来了很多的不方便。
班会过程:(1)播放有关雾霾的新闻片段。
(2)出示雾霾天气的图片,并找同学谈谈感受。
讨论:请同学们结合图片与实际分组讨论,雾霾天气到底给我们带来了那些伤害。为改变雾霾天气,我们应怎么做呢?(并找同学回答)
班会总结:恩!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空气的污染对我们以后的生活确实带来了很大的不方便,如有的同学回答说:以后我们不能经常在室外玩耍了.....
老师总结什么是雾霾:空气中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遇到水气而形成的混浊现象。并要求学生在雾霾天发生的时候,尽量减少课外活动,上学放学路上要注意交通安全,戴口罩。并将班会内容讲给家长听,相信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共同应对雾霾天气带来的诸多生活不便。
老师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主题班会,我们再次认识了雾霾天气带给我们的困扰,对人体的伤害有多大,所以,为了我们蔚蓝的天空,我们应从今天开始,人人做到保护环境,争取做到低碳环保,尽量不燃放烟花炮竹,多植树多种草,提高空气质量,为人类造福。为自己造福。
雾霾主题班会设计方案 篇3
对雾霾、沙尘暴天气的认识 什么是沙尘天气?
沙尘天气是指风将地面尘土、沙粒卷入空中,使空气混浊的一种天气现象的统称。
2019年1月1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批准发的《沙尘暴天气等级》国家标准开始实施。其划分等级的原则,主要依据沙尘天气发生时地面水平能见度。沙尘天气强度由轻至重被分为5级。
一、浮尘:
当天气条件为无风或平均风速≤3.0米/秒时,尘沙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天气现象。
二、扬沙: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000米~10千米以内的天气现象。
三、沙尘暴:强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米的天气现象。
四、强沙尘暴:大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非常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500 米的天气现象。
五、特强沙尘暴:
狂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50米天气现象。
沙尘暴是怎样形成的?
形成沙尘暴一般需要具备3个条件:
其一,要有沙尘源,这是必备的物质基础;其二,要有大风,这是必备的动力条件;其三,要有大气不稳定的层结,这是能否沙尘上升得很高的关键条件。我国的沙尘暴属于世界四大沙尘暴多区之一的中亚沙尘暴区的一部分,主要位于北纬35度~49度、东经7度4~119度地区,基本上是我国西北、青藏高原、华北及东北大部,我国北方沙漠及沙漠化土地都在其中,这就成了沙尘的源地。有了沙尘,没有力量来搬动它是不行的,那就要有风。沙尘暴的产生一般需要6级~7级的风力,瞬间风力达8级~9级以上。大风的形成,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强冷空气入侵,因气压梯度大,导致近地面大风;二是地面受热,使热低压发展,锋区气压梯度增大而形成梯度风。只有冷空气的强度比形成一般大风的冷空气强度更强时,才能形成沙尘暴。有科学家指出,由于温室效应等原因引起的气候变暖,会因气温升高,使地表水分蒸发加剧,土壤干燥,植被减少,近地面的风力也会增强,这很可能引起沙尘暴频发。 沙尘暴有何危害?
沙尘暴的灾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风沙流的吹蚀与磨蚀。携带沙粒的运动气流(风沙流)的吹蚀作用和磨蚀作用,使肥沃的土壤变得贫瘠,农作物及各种设施遭到损害。
第二,流沙埋压。沙尘暴所经之处,其下部携带沙粒的风沙流遇阻减速,将大量的沙粒沉积下来,以流沙的形式掩埋农田、草场、居民区、工矿、铁路、公路及其他设施。
第三,破坏力强。沙尘暴来势凶猛,风速往往超过20m/s~30m/s,破坏力巨大的大风可以袭击各种工农业设施,拔树毁房,吹翻火车和伤害人畜。
第四,污染环境。沙尘暴过程将大量的粉尘黏粒带至高空和对流层中,它们随风飘散可以达到几千公里以外,对大气环境产生污染, 严重的情况下可造成对人体、动物和植物的伤害。沙尘暴灾害的防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由于目前人类对于天气过程中的大风或垂直不稳定空气无能为力,更多的努力应放在减少沙尘暴的沙尘物质来源上,如整治沙漠化土地,种草种树以扩大植被覆盖面建立绿洲防护林体系等。同时,建立沙尘暴监测预警系统,提高 监测、预报和评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