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
2023年工厂供电论文(精 1
xxx
20xx年5月12日——20xx年6月15日
指导老师:
xxx
市场业务员
1、完成上级下达的销售回款与工作目标
2、在所辖的县级市场完成乡镇市场的分销与县级市场的铺货陈列等工作;
3、按计划及要求拜访客户,并填报经销商拜访跟踪表与终端拜访表;
4、按要求建立客户档案,并保持良好的客情关系;
5、收集市场动态与竞品信息,及时上报上级领导;
6、进行市场调查,发现有市场潜力的地区和客户;
7、按规定与要求张贴公司推出的各种宣传品;
8、完成上级领导交给的其他工作任务
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于1992年成立,是主营果蔬饮料的大型现代化集团公司。公司成立以来,在全国各地创建了20多个分公司,链结了60多个优质优势果蔬茶奶等原料基地,建立了基本遍布全国的营销服务网络,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
汇源集团引进了100多套世界先进的果蔬加工、饮料灌装等设备,拥有pet、利乐、康美无菌冷灌装生产线60多条,其中有14条世界最先进的pet无菌冷灌装生产线。水果原浆加工的冷破碎、浓缩果汁加工的超微过滤、饮料生产的无菌冷灌装等项技术,处于世界地位。健全和实施了iso9001、haccp体系,通过了两个体系认证和安全饮品认证。汇源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汇源果汁为中国饮料市场产品质量用户满意第一品牌,汇源果汁饮料为中国产品,汇源无菌冷灌装饮料荣获绿色产品奖,汇源果汁及果汁饮料、蔬菜汁及蔬菜汁饮料荣获产品质量国家免检资格。
北京汇源食品饮料集团共有31家生产工厂,而咸阳汇源就是主管西北五省的生产工厂,是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金8000万元。引进了世界最先进的pet无菌冷灌装生产线,主要灌装橙、桃、苹果、草莓、葡萄、菠萝等果汁饮料。pet无菌冷灌装生产线实行高温瞬时灭菌和无菌环境灌装,实施haccp管理控制体系,可限度地保留产品的营养成分和口味,可保证产品质量零缺陷。
汇源的发展历程:
汇源果汁集团靠贸易起家,其第一桶金来自浓缩苹果汁。当时(1992年前后)一吨浓缩苹果汁的出口价格为1800——xx美圆,而成本只有200美圆,仅靠浓缩汁一项,汇源(确切说是朱新礼总裁)就完成了企业的原始资本积累。而后来由于跟进的企业过多,浓缩苹果汁的大规模降价,很多企业都纷纷落马,折戟沉沙。这时(1994年)汇源已经从原料加工过度到健康果汁的生产销售。朱新礼总裁以良好的信誉保证和人格魅力得到世界知名企业的信任(包括德国康美公司、瑞典利乐公司),以贸易补偿的形式引进国际高水平流水线,开始在北京及周边地区销售“汇源”品牌的果汁产品。直到96年主要采用经销商和员工叫卖的粗放型经营模式,没有专职的销售部门。
汇源果汁的发展正赶上国家对民营企业的大力扶持阶段,加上人们对物质生活的更高要求,职业人士白领的大量出现,健康饮料市场的迅速膨胀等原因,因此汇源果汁在几乎没有竞争对手的前提下走的艰辛而甜蜜。于是汇源集团1996年开始开始组建销售公司,并且还是以贸易补偿的形式引进世界上的流水线,扩大生产,在北京、河南、山东、山西、江西、四川、陕西等省市建立工厂,截止现在,已经拥有30家工厂,200多个销售分支机构,累积销售收入70多亿元,是当之无愧的果汁王国。
就我而言,实习也算是我今后人生旅程的一部分,比如城乡结合部一样,一边在农村的边缘看见了城市的一点繁荣而在城市的边缘又看见了农村些许破落般,都没有深入的去研究明白,这就是找家单位实习,而后人生的经历就是深入农村和城市,发现城乡结合部给人的不过是一些表象,城市有城市的龌龊,农村却也有农村的山清水秀。
想想从99年开始,大学生已经不再是天之骄子了。一届更胜一届的扩招把在校大学生的数目提升到一个惊人的水平,本科生找工作都很难,更何况我们大专生,对于实习单位和工作,我真的很迷茫……
当时进咸阳汇源,也是一种巧合,通过朋友的介绍,认识了汇源果汁在咸阳市场的岳经理,由于自己诚实和丰富的理论知识打动了岳经理,我俩通过交流,我来到了咸阳汇源。也应该说我的运气还不错,陕西大区把我分到我咸阳市乾县,乾县是我们整个咸阳市场的根据地(办事处设在乾县)。
到乾县工作后,汇源的同事都说,乾县的市场业绩下划的比较厉害,而你又是一个应届毕业的大学生,在这儿工作的任务完成难度是很大的,咱们经理把你分到了乾县的县城,相对而言工作比较轻松,……。可是,刚刚出学校的我,会适应这儿的工作氛围吗,有这个能力吗,像汇源这样的大集团,人才济济,我可以吗?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伴着我进入了我的工作岗位。
20xx年5月12日正式进入乾县市场。“你先在市场统计客户资料,学习咱们公司的各个系列产品。”就这样开始了第一天的工作,到市场统计各个客户的详细资料。统计资料花了整整一周的时间,看着别人都在市场上为业绩而忙碌,自己却在统计资料,心里真不是滋味,在5月28日的时候我们陕西省所有新业务回工厂召开培训课,深刻学习汇源的制度,业务员的工作职责,汇源果汁的各种产品,汇源果汁的生产线原理等基础性知识,使我们能更好的了解汇源,为客户更好的提供服务。在公司里,尤其是新进员工,要学会“听话”,而不是自做小聪明。
进入乾县市场的时候由于前期的陈货积压太多,我的首要任务就是处理陈货,经过1周的客户资料的统计,接下来就转到了铺货上,我们身知我们的产品在生产日期上没有绝对的优势,所以我就在原价的基础上多给客户一些搭赠,500ml的真系列,我们在原价一件28元的基础上在赠送两瓶500ml的本品两瓶,1。5l的真系列在原价一件29元的基础在赠送本品一瓶,2l的亦是如此,这样有利于我们产品在市场上的上架率,从原来的40%不到,达到最后的80%以上。市场最后虽有好转,但在其中卧游好几次都想退出,我们的岳经理像哥哥一样对我进行市场指导,和我谈心,要不是岳经理的给我的支持,恐怕现在已经没有这篇实习报告了。
每周星期一至星期六所有的销售人员都参加早晨报岗,在报岗中领导会将高层领导会议传达销售人员,学习汇源企业文化,并及时解决一些存在的问题。晨点更有助于员工减少上班迟到现象。有利于我们销售人员能更好的工作。
汇源的管理原则是“五定四专”(五定:定项目、定人员、定目标、定计划、定措施;四专:专心、专注、专业、专家。)
咸阳汇源有很多标示牌来告诫着身为汇源员工所应尽的义务。“好习惯是管出来的,会习惯是惯出来的”“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找办法”“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种。种这些可以看出汇源的企业文化“汇聚五洲英才,源通四海财富”
企业宗旨:服务三农,营养大众,利国利民,奉献社会。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核心理念:以人为本:员工为本,顾客为本。企业以员工为本,员工以企业为家。
汇源文化主要理念
企业使命:营养大众,惠及三农。
企业愿景:争做果蔬饮料行业领跑者。
经营宗旨:汇聚五洲英才,源通四海财富。
企业精神:勤奋、务实、高效、创新。
管理要则:制度化、标准化、目标化。
人本观:企业以员工为本,员工以消费者为本。
价值观:以行动书写人生,以绩效体现价值。
激励理念:让绩效优秀者名利双收,让滥竽充数者难以自容。
用人原则:不唯学历,不唯资历,注重德才,注重业绩。
能者上,平者让,劣者汰。
育人观:培养下属就是提拔自己。
质量观:质量就是生命,责任重于泰山
虽然我来到汇源的时间屈指可数,但我还是对汇源对公益事业的支持有所了解,20xx年6月3日,汇源咸阳工厂向汉中宁强、略阳、勉县灾区捐赠果汁饮料价值200万元。,是汇源果汁对四川地震作出的回应,但汇源对公益活动和社会作出的贡献决不紧限于此。汇源集团一贯奉行“取之于社会、奉献于社会”的企业宗旨,忠实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加各项扶贫、救灾、助残、儿童、老年等公益慈善事业,积极支持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十几年来,汇源集团累计向国家缴纳税金近20亿元,投入各项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资金、物资价值合计近亿元。
试论工厂供电系统节能方法 2
摘 要:近年来,人类对各个方面的能源需求量已经逐渐的增加,尤其在电能源方面的需求。如今,对于工厂而言,电能源消耗的状况与工厂生产成本投入的多少有直接的关� 能源的节约不仅有利于国家的发展,还对国家企业的建设发展由这一定的推动作用。所以,当前工厂用电节能已�
关键词:供电系统 节能 工厂 方法
现阶段,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器已经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使用,并且工业用电量也正在逐渐增加,这给我国的整个电力系统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在我国,临时停电的现象经常出现,这给人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工厂的生产收益也受到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为此,节约电能源已�
工厂应当响应政府和社会的号召,节约用电,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经济效益,也能够赢得社会效益。要做到节约用电,首先应明了工厂供电系统电能消耗的主要因素,而后制定相应的对策,最终实现节能的目标。
1 导致工厂供电系统消耗电能的主要因素分析
当前,工厂的供电系统在电能消耗方面已经被广泛的关注,导致工厂供电系统出现消耗的主要因素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由于工厂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以及管理人员在工作方面的疏忽,造成工厂供电系统过度消耗电能,导致了工厂电能源人为因素的大量浪费。
另一方面,由于工厂使用设备不当所致。在工厂的所有使用供电系统当中,很多用电设备都会在使用中出现交变磁场对能量进行一定传递,同时,也将与系统运行中所产生的无功功率进行交换,并还在无功功率的消耗当中对电机与变压器进行一定的感应,导致耗费了大量的电能源。另外,供电设备中的整流设备以及架空电力线路等也能够消耗一定的电量。这两个方面是引起工厂电源浪费的主要因素,应该给与高度的重视。
2 加大工厂供电系统的管理力度
要切实做到工厂供电系统节能这一点,首先就要加大对工厂供电系统的管理力度,从管理方面着手,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工厂应建立完善的网络体系
要确保工厂能够建立起完善的网络体系,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机构,并拥有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确保工厂内的管理机构能够严格的按照管理体系对工厂供电系统进行有效的管理。例如:在工厂中,可以建立一个领导负责,员工尽责的有效体系,并在工厂内部建立与工厂供电系统情况相符合的委员会。
2.2 适度调整节电管理方面的专门制度
在工厂供电系统节能方面要有一定的制度规定,为了保证节电管理的有效性,节电管理方面的专门制度必须结合实际供电情况,需要派驻专业的工作人进行合理的修定与调整,确保能够为工厂供电节能方面提供有利的制度保障。例如:可以将调整节能制度管理工作纳入到对员工的绩效考核之中,确保节能工作能够成为工厂生产经营的重要部分之一,保证在工厂生产经营中有效的推动其发展。
3 重视对工厂供电系统节能设备使用情况
要实现工厂供电系统有效的节能,不仅要从工厂的管理部门着手,还需要对设备使用方面给予高度的重视。
3.1 重视工厂供电系统中的变压器选择工作
在工厂供电系统当中,变压器属于重要的设备之一。曾有研究表明,变压器的使用,其无功耗电量能够达到工厂供电系统总耗电量的20%。随着科技的发展,变压器的性能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由于变压器需要长期的工作运行,受到正常运行中的各个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变压器的耗电量在使用中逐渐的增� 要保证能够选择出较适合的变压器,那么就需要遵循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则。
(1)从变压器的性能上看,选择的时候要选择耗电量小的、工作效率较高的变压器。
(2)从变压器的容量上看,要结合工厂用电量的实际负荷确定变压器的容量,如果工厂的用电负荷较小,但是所选择的变压器容量较高,那么不但不会起到节约电能源的作用,反而会消耗一定的电能源。为此,一定要保证变压器的容量与工厂的实际用电负荷相符合。
3.2 注重工厂电动机的选择
当前,电动机的应用比较广泛,但是,由于一些电动机在实际的应用当中噪声比较大,并且耗电量也比较大,为此,在电动机选择方面要特别注意。
首先,要保证所选择的电动机容量与实际应用相符合。通常情况下,需要将电动机的负荷率控制在75%左右,只有在这个阶段,才能够保证电动机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为此,在选择电动机的时候,一定要保证电动机容量与实际所需容量相符合。
其次,要为工厂用电选择合适的电压等级。在一些工厂中,会有一些比较低的电路工段,那么就需要选择低压感的电动机,确保电动机的合理使用。
3.3 通过对电力系统的调整以降低电能的消耗
为了能够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符合,在电能源使用方面应该按照“调整发电调度规则、实施节能、环保以及经济调度”的电能使用规则。对于一些工厂而言,一般情况下电能源的使用量都比较大,为此,工厂应该响应社会的号召,跟进社会的步伐,确保能够真正的做到优化用电调度模式,优先调度发电低耗机组,有效的减少高机组发电的使用。
3.4 合理应用变频调速装置
变频调速器具有一定的优点,它在使用的过程中噪声比较小、稳定性能好、并且用电量较少。为此,通过变频调速装置的使用,能够真正的实现节能环保,同时,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实现经济效益与节能效益双赢的好局面。如果变频调速装置在风机泵等环境下使用,那么能够节约40%的电能源,能够真正的实现电能源的节约功效。
4 结语
如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用电器逐渐的增多,导致了我国耗电量大幅增加。并且,工厂供电系统在正常的运行当中也出现了浪费电能源的现象,导致了我国的电能源更加的短缺。为此,近年来,随着我国的发展,政府以及人民已经深深的认识到了这一问题,节约电能源已� 该文主要针对工厂供电系统消耗电能的因素以及工厂在供电系统节能方法上进行了分析,以确保工厂能够真正的做到节约电能源,并带动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参与到节约电能源的工作当中来。
参考文献
[1] 秦瑞敏,韩峰。工厂供电系统以升压改造的方式实现节能降耗[J].硅谷,2011(12):138.
[2] 王伯韜,王可。供电系统节能降耗的措施探讨[J].科技风,2010(23):235.
[3] 卢贤成。工厂供电系统功率因数就地补偿的理论与实践[J].有色冶金节能,2006(4):38-41.
作者:郭晓丽 王俊娜
关于工厂供电论文汇总 3
甲方(发包方):*有限公司
乙方(承包方):
为了更好地对生产车间开料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板材利用率。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决定将开料组由乙方承包经营。为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特订立本合同:
一、承包方式
甲方将权属于甲方的生产车间开料组承包给乙方为甲方代加工。承包期内,甲方提供场地,设备及生产线;一切开支包括原材料、设备、耗材、辅材、水费、电费、设备维修费等费用均由甲方负责支付,乙方只承担人工工资。
二、承包期限
合同承包期限为一年,从____年____月____日起至______年____月____日止。
三、承包产品价格
每月裁板_____,保底______元,超出平方数,按每平方____元支付。
四、甲方权限:
1、甲方有权对乙方进行各种行政管理,如卫生、安全等。禁止在车间内吸烟,避免火灾的发生,如因此造成事故,由乙方包赔一切损失。
2、甲方有权对乙方的生产环境、劳动保护进行监督,甲方发现乙方有违规行为,有权终止合同或给予经济制裁。
3、甲方每天给乙方下达生产任务,乙方应按甲方要求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生产任务,甲方有权对乙方因延误交货进行经济处罚,影响生产进度的每延误一次扣乙方_____元,造成甲方延期的一切费用由乙方承担。
五、乙方责任:
1、乙方在生产经营中,必须服从甲方的管理,及时完成甲方下达的生产任务,按甲方的一切规章制度进行生产。
2、乙方有责任对甲方提供的设备、设施进行定期保养、维护,对设备出现异常应尽早汇报,由于乙方操作失误造成设备损坏,责任由乙方承担。
3、乙方必须将每天的生产报表数据提供给甲方,由甲方核算部根据乙方的产量进行核算加工费。乙方不得私自承接外单位的货源,一经发现,每次扣罚_____元。
4、乙方开料组所有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如发生意外,由乙方承担,甲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5、乙方在承包期间不得将车间转包他人。
六、结算及发放方式
1、结算方式:当月乙方将生产报表交给甲方核算部,由甲方核算部核算好交给甲方财务。
2、发放时间:当月加工费在第三个月的10号发放到乙方卡上(如3月份加工费,在5月10日发放),若遇到周末,延期到上班时间发放
3、合作保证金:加工费发放时,扣除当月加工费的10%作为合作保证金,合作保证金每半年发一次,
六、其它事项
1、甲乙双方签字后,此合同不受市场行情等任何因素影响,合同期内,任何一方擅自中止合同(包括乙方中途退场等),则按违约处理。
2、承包期满是否续约或终止合同的,甲乙双方均应提前2个月通知对方
3、如双方发生合同纠纷,须在甲方工厂所在地即提出诉讼。
4、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另行协商解决。
5、此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签字生效并执行。
甲方(盖章):**有限公司
甲方代表(签名):
乙方(签名):
签约日期
工厂供电系统无功补偿技术研究论文 4
摘要:针对无功补偿技术展开讨论, 提升供电系统的供电效率, 找寻影响提高供电效率的因素, 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无功补偿; 供电系统; 功率因数;
社会经济的发展, 国内工厂用电不断增加, 对供电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无功补偿技术的使用可以减少无功功率在工厂电网中的流动, 降低线路和变压器因为输送无功功率而造成电能损失;安装无功补偿设备可以有效的降低工厂电力网的损耗。另外, 无功补偿可以提高功率因数, 相对其他节能措施而言, 是一项收效快、投资少的降损节能措施, 可以使电力系统少送无功功率, 多送有功功率, 而且可以在电力系统无功功率不足时, 迅速提供无功功率。工厂是一个大型机电场所, 需要用到很多的用电的机器, 而这些机器大多都是电感设备,平时会消耗大量的电源, 浪费很多的无用功, 这对于工厂的发展来说是不利的, 而且违反了国家节能减排政策, 所以, 提高工厂用电设备的供电效率, 做到充分利用设备容量, 实现远距离低损耗输电, 加强用电效率, 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 提高用电质量, 这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1 无功补偿技术原理
电流经过电阻时 无功补偿会严重损坏变电箱, 这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这种方法对于工厂来说并不可取, 二是由补偿电容器来进行无功补偿, 这是一种专门的电流功率补偿设备, 不会产生上一个措施的状况, 是所需采取的最佳措施。
供电系统的接地技术研究论文 5
供电系统的接地技术研究论文
在TN-S系统中,保护导体和中性导体是没有在一起的,在就相应的限制了建筑物内导体的使用类型,要求建筑物内无PEN导体。因此,建筑物内采用了(L1、L2、L3、N、PE)三相五线制系统作为配电系统。在正常的工作状态下,PE线是没有电流呈现的,也不会有电压呈现在设备外露的导电部分,对电子设备的适应能力较强。在TN-C系统中,中性线和保护线合位PEN线,能够具备安全保护和通过正常符合电流的作用。当PEN线中通过高次谐波时,将会导致有电压降产生在PEN线上,会对电子设备和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不能够满足TN-S型供电环境,可用TN-C-S系统替代TN-C系统。我国多由TN-C系统,也就是三相四线制完成供电网系统,建筑物进户处为改造时的分界点,分开N线和PE线,重复接地,建筑物主接地端子和接地点相联,如图一所示。分开N线和PE线后,就不可以重新合并,按相线处理中性导体N线,通常情况下不能再重复地将N线接地。整个建筑物内部,供电均采取TN-S型式。在TT电力系统中,存在一个直接接地电,可直接将外露在电气设备的导电部分接在无关户接地点的接地极。然而,IT电力系统不直接将其带电部分和大地相连,外露于电气设备的可导电部分接地。
信息设备及系统的接地
国际电信联盟、国际电工委员会,以及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等都大力推荐使用等电位连接和共用接地,其中共用接地 这样的接地方式采用合理的技术,经济合算。同时,在采取这种统一的接地方式后,在一定程度上可稳定各系统的参考电平。在外界环境的干扰下,参考电平也将随之相应分离浮动。经过较多的工程实践应用,均可证明接地的最佳� 在实际的工程实践当中,部分厂家提出将电子设备的直流地或信号地实施独立的接地,这与等电位安全要求是相违背的。为了避免电磁干扰,电子设备的信号地和直流地已经和外壳连接在一起。假如电子设备的供电为220V交流电源,那么根据相关的规程要求,该设备的外壳应当和保护地PE线连接。然而,在实践操作中,各种类型计算机则是将直流地和外壳在一起连接在PE线上,外界提供分离的保护线和信号线,然而计算机却将分离的保护线和信号线连接在一起,那么,所谓的单独接地也就无任何实际意义。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的要求,一个建筑物值可以存在一个接地系统。这样直接避免了多个分开的接地系统同时存在,建筑物内不同金属导体因电位差而形成的电气事故的发生。
信息设备及系统的防雷
在当代,防雷工程需要保护的对象为建筑物、设备、人,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避免雷电直击建筑物,以及雷电产生的电磁脉冲侵害建筑物、设备、人。其中,前者是将防雷装置安放在建筑物上,后者则是保护雷电电磁脉冲,采用了比前者更复杂、更广泛的防雷技术和防雷范围,两者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又有相应的分工,仅仅是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实现防雷。建筑物内信息设备及系统防雷的首要屏障就是建筑物本身的防雷装置。所以,要想更好地完成信息系统的防雷,就必须要对建筑物本体的防雷加以重视。现今建筑物的防雷基本上是通过建筑物顶部避雷带、建筑物的楼板、柱、梁、以及四周墙面内的主钢筋作为引下线,网状接闪器,接地体则以地下钢筋混凝土基础实现。因此,在设计和施工建设建筑物时,就应当考虑引下线、网状接闪器和接地体的钢筋网络这几部分的电气连接,最后完成“法拉第笼”式的理想程度较高的避雷体。采用此结构的避雷保护的优点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侵入的雷电电池脉冲强度,起到“法拉第笼”的屏蔽作用;能够避免“绕击”;能够确保人和设备的安全,这是由于建筑物各层的楼板、圈梁、梁、柱、墙面的金属管线和钢筋等导电体已经连成的电气一体化,几乎做到了各个部位具备相等电位;“笼”式避雷装置是以众多数量的钢筋组成引下线,使雷电流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大量的分散,同时削减了脉冲电磁场冲击增幅值;以分布在地下四周的。钢筋混凝土基础作为接地体,能够形成均匀分布的均压网,以大范围的面积和大地接触,接地电阻稳定、低。在众多的防雷方式中,被国内外公认的、可靠的、经济的防雷方式是现代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防雷网相结合。如今的信息技术在快速的发展中,考虑到将来的信息事业的发展,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中,还要将各层梁、板、柱内的主钢筋焊出接头预留出来,方便以后能够顺利地和室内接地母线连接。
结束语
信息设备及系统防雷工作是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该工程的起始阶段,需将建筑物构造成一个避雷系统,建筑物内的供电均采用TN-C-S或者TN-S系统完成,虽有的内部导体的连接均为等电位,所有设备的接地系统均为同一个,还要合理地布置和屏蔽线路和设备。为了避免雷电波的反击和侵入,还必须在设备端口或者机房安装相应的避雷器。若能够仔细、认真地完成上述几点,那么就能够使信息系统的安全得到基本的保障。
工厂供电系统无功补偿的分析及应用论文 6
摘要:提高工厂供电系统中各相关部分的功率因数,以充分利用设备的容量,增强输电能力,减少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实现电能的节约及供电质量的提高意义深远。文章从无功补偿的原理出发,介绍了无功补偿技术在工厂供电系统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无功补偿;供电系统;功率因数
工厂用电设备繁多,且大部分为电感性设备,在生产运行中往往需要吸收大量的无功功率,进而造成工厂供电系统的功率因数降低,不仅对电压质量造成影响,导致不能有效地利用电气设备,更对系统的供电能力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对工厂而言,提高系统中各相关部分的功率因数,以充分利用设备的容量,增强输电能力,进而减少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实现电能的节约及供电质量的提高,意义深远。
1无功补偿技术原理
电流经过纯电阻过程中电能会转化为热能,但在经过纯容性负载时并未做功,因此被称为无功功率,在实际电路 如前所述,工厂多为感性负荷,因此电感负载需依赖公共功率的大量补偿,一般可采用如下两大种途径,一是由输配电系统提供,输配电系统在设计时均要考虑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但传输无功功率会对变压器造成损害,使得系统效益降低。二是由补偿电容器来提供,其无功功率为直接就地提供,不会造成上述问题的困扰,利于系统经济效益的提高。
供电企业绩效管理探讨论文 7
供电企业绩效管理探讨论文
摘要: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建设是企业实现由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转变的重要基础,作为衡量与先进水平差距的重要标尺,对深入开展绩效管理,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供电企业绩效管理尚且不足,本研究首先到供电企业绩效管理的重要性进行梳理,并在此技术上从指标群的含义、指标群构建的原则和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指标群的分析,最后围绕关键指标分析就如何优化和提高供电企业绩效管理提出具体的建议,供相关供电企业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绩效管理;薪酬管理
一、引言
现阶段,我国供电企业的绩效管理水平还停留在定性管理层面上,很能精确、客观的实现员工的绩效考核的目标,关键指标绩效指标体系的引进能够很好地克服这一缺陷,为企业绩效管理从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打下了殷实的基础,已逐渐发展成为衡量企业绩效管理水平的一大重要标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和促进了企业深入开展绩效管理、实现不断递进式、跨越式的进步和发展,是现代电工企业绩效管理必然选择的一种方法和思想。
二、供电企业绩效考核的重要性论述
人才、财、物、信息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根本要素,在此当中,人才发� 对于供电企业而言也不例外,人才也是供电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的一大要素。随着当前我国电力行业市场化改革的日益推进,我国的供电企业正逐渐向独立的市场主体经营模式演化。因此,能够拥有一批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具备良好素质的各层级人才是一个供电企业能否在新的、竞争日益剧增的市场环境中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从这个层面来讲,做好供电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意义深远。作为人力资源的两大核心模块,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更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当前许多企业都采用定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很难保证分析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因此,引入基于关键指标分析的绩效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三、供电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毋庸置疑,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势必会为企业培养和储备大量的优秀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然而当前我国供电企业绩效管理方面还存在严重的缺陷,更多的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层面,绩效考核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的考证,并不能真实、客观的反应实际情况,不利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也不利于供电企业的长远发展。其原因在于分析方法还较落后,与当前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供电企业的所有员工并没有完全参与到绩效考核的过程当中,不能很好地发挥出绩效考核的功效。于上级供电企业而言,应该基于现有的政策和体制,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根据电力企业业务和层面的特点设定合理的考核指标,对不同区域和层面的供电企业的所有关键指标实时进行考核和评估,从而有效的激励电力企业不断提升经营水平,整体上推动电力行业的发展。
四、指标群体系构建
1.指标群的基本含义。指标群的目的在于通过建立一定的机制,有效实现企业的战略决策向内部管理过程的转化,从而起到检测和考察企业在宏观战略层面的实际执行状况,对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激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指标群体需要基于企业的最终战略目标来确定需要考核和衡量的内容,是对企业战略本身的一种具体、细化和拓展,它并非一成不变,它具有随着企业的战略目标的调整而不断变动的特征。
2.指标群建立原则。根据供电企业本身的特征,供电企业指标群建立需遵循统筹规划、归口管理、分层负责、责任传递、系统保障五大基本原则,这五大原则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构成了指标群建立的原则体系,在指标群建立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这五大原则进行选择指标。其中,统筹规划原则主要是针对数据层面的要求,要求组织必须将全局各处分散的关键性的数据信息统筹整合在一起,按照经济、安全、综合等一系列职能的需求对数据采取分类管理的模式,构建系统的数据管理模式,保证数据的共享、安全和系统性,有效的挖掘潜藏于数据的信息,充分发挥数据的效力,为企业的绩效考核提供有力的依据;归口管理原则简单就是责任到人,每个人都有其对应的具体负责的模块和数据管理;分层管理是顺应企业管理的基本模式,采取决策——管理——执行层的模式对所有的指标群进行分层,通过完备的指标分类和不同管理层级的。划分形成完备的机制体系,重点关注关键指标体系,同时兼顾相应的各类指标的有效实施,最终形成金字塔形的管理模式;责任传递原则通过将层层将责任分解,以传递链的形式推进绩效管理,实现企业战略的目标;系统保障原则是对系统全面性、准确性、及时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3.指标群结构。依据供电企业现行的管理模式(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基于如上五大原则进行分层,各层指标具有清晰的层级关系和紧密的逻辑拓扑关系,第一级、第二级和第三级层之间有着相互递进的衍生关系,第一级指标通过分解到各单位和部分二衍生出第二级和第三级指标。其中第一级指标层主要包括关键性的考核指标,和企业的决策直接相关,主要服务于决策层,第二级和第三级指标都是第一级的衍生,主要服务于管理层和执行层的考核。第三级的数据是整个体系中最小的单元,是第一级和第二级指标层的基础和依据,能够有效地体现出企业在微观层面的可操作性,是基础环节,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五、指标群管理方法
将考核目标清晰、明确化,保证所有事件相关者都能够准确无误地理解目标;通过采取合理的标准准确衡量量化考核目标;同时要保证考核目标可实现性,决策层在制定目标过程中一定要切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切忌将目标指定的过高或者过低,科学、规范的制定目标,尽可能避免和被考核者工作设定毫无关联的目标,目标偏低和偏高都会失去考核的根本意义,直接影响到目标的考核结果;另外还要注意一定要对目标设定相应的时间限制,规定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既定的目标,目标时间的设定也好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选择。
六、优化供电企业绩效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供电企业绩效管理对于供电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基于当前我国供电企业在绩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几条相关的建议:首先应该注重提高对绩效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保证全员都能够参与到绩效管理当中,应该基于战略高度来考虑如何做好企业的绩效管理水平,而不能将其简单的视为一项常规工作,绩效管理的目标主要在于激励员工而非惩罚,一定要把握好这个方向。同时,应该熟悉了解和熟练运用绩效管理相关的一系列准则和原则,准则和原则都是基于企业的战略发展指定的,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些原则,在实际的指标层选择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偏差,会直接影响到绩效考核的客观性和实际性。强化对于绩效考核结果的分析、反馈和总结,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考核前、考核中和考核后的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标准,同时要不断创新激励体系,构建全面的管理系统。
七、结语
通过本研究的分析,对于现阶段绩效管理在供电企业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基于关键指标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具体的建议。电力企业是我国的基础性行业,对于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基础性作用,具有巨大的贡献。为了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供电企业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应采取基于关键指标分析的绩效管理手段,以不断提高其绩效管理的水平适应新时代、新环境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佩芹。供电企业绩效考核的深化与完善[J].中国电力教育,(4):45-46.
[2]谭军武。供电企业中层管理者绩效评价模型及应用[D].长沙:湖南大学,.
工厂供电论文 8
一、工厂供电的好处和要求
工厂供电,就是指工厂所需电能的供应和分配,亦称工厂配电。
众所周知,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电能既易于由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而来,又易于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以供应用;电能的输送的分配既简单经济,又便于控制、调节和测量,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因此,电能在现代工业生产及整个国民经济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
在工厂里,电能虽然是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但是它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很小(除电化工业外)。电能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在产品成本中或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多少,而在于工业生产实现电气化以后能够大大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工厂的电能供应突然中断,则对工业生产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做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发展工业生产,实现工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好处。由于能源节约是工厂供电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能源节约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好处,因此做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节约能源、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也具有重大的作用。工厂供电工作要很�
(2)可靠应满足电能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3)优质应满足电能用户对电压和频率等质量的要求
(4)经济供电系统的投资要少,运行费用要低,并尽可能地节约电能和减少有色金属的消耗量。
此外,在供电工作中,应合理地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等关系,既要照顾局部的当前的利益,又要有全局观点,能顾全大局,适应发展。
二、工厂供电设计的一般原则
按照国家标准GB50052-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3-94《10kv及以下设计规范》、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等的规定,进行工厂供电设计务必遵循以下原则:
(1)遵守规程、执行政策;
务必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及标准,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包括节约能源,节约有色金属等技术经济政策。
(2)安全可靠、先进合理;
应做到保障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供电可靠,电能质量合格,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采用效率高、能耗低和性能先进的电气产品。
(3)近期为主、思考发展;
应根据工作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做到远近结合,适当思考扩建的可能性。
(4)全局出发、统筹兼顾。
按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条件等,合理确定设计方案。工厂供电设计是整个工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厂供电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厂的生产及发展。作为从事工厂供电工作的人员,有必要了解和掌握工厂供电设计的有关知识,以便适应设计工作的需要。
三、设计资料及步骤
全厂总降压变电所及配电系统设计,是根据各个车间的负荷数量和性质,生产工艺对负荷的要求,以及负荷布局,结合国家供电状况。解决对各部门的安全可靠,经济的分配电能问题。其基本资料有以下几方面。
1、负荷计算
全厂总降压变电所的负荷计算,是在车间负荷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思考车间变电所变压器的功率损耗,从而求出全厂总降压变电所高压侧计算负荷及总功率因数。列出负荷计算表、表达计算成果。
2、工厂总降压变电所的位置和主变压器的台数及容量选取
参考电源进线方向,综合思考设置总降压变电所的有关因素,结合全厂计算负荷以及扩建和备用的需要,确定变压器的台数和容量。
3、工厂总降压变电所主结线设计
根据变电所配电回路数,负荷要求的可靠性级别和计算负荷数综合主变压器台数,确定变电所高、低接线方式。对它的基本要求,即要安全可靠有要灵活经济,安装容易维修方便。
4、厂区高压配电系统设计
根据厂内负荷状况,从技术和经济合理性确定厂区配电电压。参考负荷布局及总降压变电所位置,比较几种可行的高压配电网布置放案,计算出导线截面及电压损失,由不同放案的可靠性,电压损失,基建投资,年运行费用,有色金属消耗量等综合技术经济条件列表比值,择优选用。按选定配电系统作线路结构与敷设方式设计。用厂区高压线路平面布置图,敷设要求和架空线路杆位明细表以及工程预算书表达设计成果。
5、工厂供、配电系统短路电流计算
工厂用电,通常为国家电网的末端负荷,其容量运行小于电网容量,皆可按无限容量系统供电进行短路计算。由系统不同运行方式下的短路参数,求出不同运行方式下各点的三相及两相短路电流。
6、改善功率因数装置设计
按负荷计算求出总降压变电所的功率因数,透过查表或计算求出到达供电部门要求数值所需补偿的无功率。由手册或厂品样本选用所需移相电容器的规格和数量,并选用适宜的电容器柜或放电装置。如工厂有大型同步电动机还能够采用控制电机励磁电流方式带给无功功率,改善功率因数。
7、变电所高、低压侧设备选取
参照短路电流计算数据和各回路计算负荷以及对应的额定值,选取变电所高、低压侧电器设备,如隔离开关、断路器、母线、电缆、绝缘子、避雷器、互感器、开关柜等设备。并根据需要进行热稳定和力稳定检验。用总降压变电所主结线图,设备材料表和投资概算表达设计成果。
8、继电保护及二次结线设计
为了监视,控制和保证安全可靠运行,变压器、高压配电线路移相电容器、高压电动机、母线分段断路器及联络线断路器,皆需要设置相应的控制、信号、检测和继电器保护装置。并对保护装置做出整定计算和检验其灵敏系数。
设计包括继电器保护装置、监视及测量仪表,控制和信号装置,操作电源和控制电缆组成的变电所二次结线系统,用二次回路原理接线图或二次回路展开图以及元件材料表达设计成果。35kv及以上系统尚需给出二次回路的保护屏和控制屏屏面布置图。
9、变电所防雷装置设计
参考本地区气象地质材料,设计防雷装置。进行防直击的避雷针保护范围计算,避免产生反击现象的空间距离计算,按避雷器的基本参数选取防雷电冲击波的避雷器的规格型号,并确定其接线部位。进行避雷灭弧电压,频放电电压和最大允许安装距离检验以及冲击接地电阻计算。
10、专题设计
11、总降压变电所变、配电装置总体布置设计综合前述设计计算结果,参照国家有关规程规定,进行内外的变、配电装置的总体布置和施工设计。
第二章负荷计算及功率补偿
一、负荷计算的资料和目的
(1)计算负荷又称需要负荷或最大负荷。计算负荷是一个假想的持续性的负荷,其热效应与同一时间内实际变动负荷所产生的最大热效应相等。在配电设计中,通常采用30分钟的最大平均负荷作为按发热条件选取电器或导体的依据。
(2)尖峰电流指单台或多台用电设备持续1秒左右的最大负荷电流。一般取启动电流上午周期分量作为计算电压损失、电压波动和电压下降以及选取电器和保护元件等的依据。在校验瞬动元件时,还应思考启动电流的非周期分量。
(3)平均负荷为一段时间内用电设备所消耗的电能与该段时间之比。常选用最大负荷班(即有代表性的一昼夜内电能消耗量最多的一个班)的平均负荷,有时也计算年平均负荷。平均负荷用来计算最大负荷和电能消耗量。
二、负荷计算的方法
负荷计算的方法有需要系数法、利用系数法及二项式等几种。
本设计采用需要系数法确定。
主要计算公式有:有功功率:P30=Pe·Kd
无功功率:Q30=P30·tgφ
视在功率:S3O=P30/Cosφ
计算电流:I30=S30/√3UN
三、各用电车间负荷计算结果如下表:
四、全厂负荷计算
取K∑p=0.92;K∑q=0.95
根据上表可算出:∑P30i=6520kW;∑Q30i=5463kvar
则P30=K∑P∑P30i=0.9×6520kW=5999kW
Q30=K∑q∑Q30i=0.95×5463kvar=5190kvar
S30=(P302+Q302)1/2≈7932KV·A
I30=S30/√3UN≈94.5A
COSф=P30/Q30=5999/7932≈0.75
五、功率补偿
由于本设计中上级要求COSφ≥0.9,而由上面计算可知COSф=0.75《0.9,因此需要进行无功补偿。
综合思考在那里采用并联电容器进行高压集中补偿。
可选用BWF6.3-100-1W型的电容器,其额定电容为2.89F
Qc=5999×(tanarccos0.75-tanarccos0.92)Kvar
=2724Kvar取Qc=2800Kvar
因此,其电容器的个数为:n=Qc/qC=2800/100=28
而由于电容器是单相的,所以应为3的倍数,取28个正好
无功补偿后,变电所低压侧的计算负荷为:
S30(2)′=[59992+(5463-2800)2]1/2=6564KV·A
变压器的功率损耗为:
△QT=0.06S30′=0.06*6564=393.8Kvar
△PT=0.015S30′=0.015*6564=98.5Kw
变电所高压侧计算负荷为:
P30′=5999+98.5=6098Kw
Q30′=(5463-2800+393.8=3057Kvar
S30′=(P302+Q302)1/2=6821KV.A
无功率补偿后,工厂的功率因数为:
cosφ′=P30′/S30′=6098/6821=0.9
则工厂的功率因数为:
cosφ′=P30′/S30′=0.9≥0.9
因此,贴合本设计的要求
第三章变压器的选取
(1)主变压器台数的选取
由于该厂的负荷属于二级负荷,对电源的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宜采用两台变压器,以便当一台变压器发生故障后检修时,另一台变压器能对一、二级负荷继续供电,故选两台变压器。
(2)变电所主变压器容量的选取
装设两台主变压器的变电所,每台变压器的容量ST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①任一台单独运行时,ST≥(0.6-0.7)S′30(1)
②任一台单独运行时,ST≥S′30(Ⅰ+Ⅱ)
由于S′30(1)=7932KV·A,因为该厂都是上二级负荷所以按条件2选变压器。
③ST≥(0.6-0.7)×7932=(4759.2~5552.4)KV·A≥ST≥S′30(Ⅰ+Ⅱ)
因此选5700KV·A的变压器二台
第四章主结线方案的选取
一、变配电所主结线的选取原则
1.当满足运行要求时,应尽量少用或不用断路器,以节省投资。
2.当变电所有两台变压器同时运行时,二次侧应采用断路器分段的单母线接线。
3.当供电电源只有一回线路,变电所装设单台变压器时,宜采用线路变压器组结线。
4.为了限制配出线短路电流,具有多台主变压器同时运行的变电所,应采用变压器分列运行。
5.接在线路上的避雷器,不宜装设隔离开关;但接在母线上的避雷器,可与电压互感器合用一组隔离开关。
6.6~10KV固定式配电装置的出线侧,在架空线路或有反馈可能的电缆出线回路中,应装设线路隔离开关。
7.采用6~10KV熔断器负荷开关固定式配电装置时,应在电源侧装设隔离开关。
8.由地区电网供电的变配电所电源出线处,宜装设供计费用的专用电压、电流互感器(一般都安装计量柜)。
9.变压器低压侧为0.4KV的总开关宜采用低压断路器或隔离开关。当有继电保护或自动切换电源要求时,低压侧总开关和母线分段开关均应采用低压断路器。
10.当低压母线为双电源,变压器低压侧总开关和母线分段开关采用低压断路器时,在总开关的出线侧及母线分段开关的两侧,宜装设刀开关或隔离触头。
二、主结线方案选取
对于电源进线电压为35KV及以上的大中型工厂,通常是先经工厂总降压变电所降为6—10KV的高压配电电压,然后经车间变电所,降为一般低压设备所需的电压。
总降压变电所主结线图表示工厂理解和分配电能的路径,由各种电力设备(变压器、避雷器、断路器、互感器、隔离开关等)及其连接线组成,通常用单线表示。
主结线对变电所设备选取和布置,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继电保护和控制方式都有密切关系,是供电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1、一次侧采用内桥式结线,二次侧采用单母线分段的总降压变电所主电路图如下这种主结线,其一次侧的QF10跨接在两路电源线之间,犹如一座桥梁,而处在线路断路器QF11和QF12的内侧,靠近变压器,� 这种主结线的运行灵活性较好,供电可靠性较高,适用于一、二级负荷工厂。如果某路电源例如WL1线路停电检修或发生故障时,则断开QF11,投入QF10(其两侧QS先合),即可由WL2恢复对变压器T1的供电,这种内桥式结线多用于电源线路较长因而发生故障和停电检修的机会较多、并且变电所的变压器不需要经常切换的总降压变电所。
2、一次侧采用外桥式结线、二次侧采用单母线分段的总降压变电所主电路图(下图,这种主结线,其一次侧的高压断路器QF10也跨接在两路电源进线之间,但处在线路断路器QF11和QF12的外侧,靠近电源方向,� 这种主结线的运行灵活性也较好,供电可靠性同样较高,适用于一、二级负荷的工厂。但与内桥式结线适用的场合有所不同。如果某台变压器例如T1停电检修或发生故障时,则断开QF11,投入QF10(其两侧QS先合),使两路电源进线又恢复并列运行。这种外桥式适用于电源线路较短而变电所负荷变动较大、适用经济运行需经常切换的总降压变电所。当一次电源电网采用环行结线时,也宜于采用这种结线,使环行电网的穿越功率不透过进线断路器QF11、QF12,这对改善线路断路器的工作及其继电保护的整定都极为有利。
3、一、二次侧均采用单母线分段的总降压变电所主电路图(见下图)
这种主结线图兼有上述两种桥式结线的运行灵活性的优点,但所用高压开关设备较多,可供一、二级负荷,适用于一、二次侧进出线较多的总降压变电所
4、一、二次侧均采用双母线的总降压变电所主电路图采用双母线结线较之采用单母线结线,供电可靠性和运行灵活性大大提高,但开关设备也大大增加,从而大大增加了初投资,所以双母线结线在工厂电力系统在工厂变电所中很少运用主要用与电力系统的枢纽变电所。本次设计的电机修造厂是连续运行,负荷变动较小,电源进线较短(2.5km,主变压器不需要经常切换,另外再思考到今后的长远发展。采用一、二侧单母线分段的总降压变电所主结线(即全桥式结线)。
第五章短路计算
一、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及方法
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是为了正确选取和校验电气设备,以及进行继电保护装置的整定计算。进行短路电流计算,首先要绘制计算电路图。在计算电路图上,将短路计算所思考的各元件的额定参数都表示出来,并将各元件依次编号,然后确定短路计算点。短路计算点要选取得使需要进行短路校验的电气元件有最大可能的短路电流透过。
之后,按所选取的短路计算点绘出等效电路图,并计算电路中各主要元件的阻抗。在等效电路图上,只需将被计算的短路电流所流经的一些主要元件表示出来,并标明其序号和阻抗值,然后将等效电路化简。对于工厂供电系统来说,由于将电力系统当作无限大容量电源,而且短路电路也比较简单,因此一般只需采用阻抗串、并联的方法即可将电路化简,求出其等效总阻抗。最后计算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
短路电流计算的方法,常用的有欧姆法(有称有名单位制法)和标幺制法(又称相对单位制法)。
二、本设计采用标幺制法进行短路计算
1.在最小运行方式下:
(1)确定基准值
取Sd=100MV·A,UC1=60KV,UC2=10.5KV
而Id1=Sd/√3UC1=100MV·A/(√3×60KV)=0.96KA
Id2=Sd/√3UC2=100MV·A/(√3×10.5KV)=505KA
(2)计算短路电路中各主要元件的电抗标幺值
1)电力系统(SOC=310MV·A
X1*=100KVA/310=0.32
2)架空线路(XO=0.4Ω/km)
X2*=0.4×4×100/10.52=1.52
3)电力变压器(UK%=7.5)
X3*=UK%Sd/100SN=7.5×100×103/(100×5700)=1.32
绘制等效电路如图,图上标出各元件的序号和电抗标幺值,并标出短路计算点。
(3)求k-1点的短路电路总电抗标幺值及三相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
总电抗标幺值
X*Σ(K-1)=X1*+X2*=0.32+1.52=1.84
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
IK-1(3)=Id1/X*Σ(K-1)=0.96/1.84=0.52
3)其他三相短路电流
I“(3)=I∞(3)=Ik-1(3)=0.52KA
ish(3)=2.55×0.52KA=1.33KA
Ish(3)=1.51×0.52KA=0.79KA
4)三相短路容量
Sk-1(3)=Sd/X*Σ(k-1)=100MVA/1.84=54.3
(4)求k-2点的短路电路总电抗标幺值及三相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
1)总电抗标幺值
X*Σ(K-2)=X1*+X2*+X3*//X4*=0.32+1.52+1.32/2=2.5
2)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
IK-2(3)=Id2/X*Σ(K-2)=505KA/2.5=202KA
3)其他三相短路电流
I”(3)=I∞(3)=Ik-23)=202KA
ish(3)=1.84×202KA=372KA
Ish(3)=1.09×202KA=220KA
4)三相短路容量
Sk-2(3)=Sd/X*Σ(k-1)=100MVA/2.5=40MV·A
在最大运行方式下:
(1)确定基准值
取Sd=1000MV·A,UC1=60KV,UC2=10.5KV
而Id1=Sd/√3UC1=1000MV·A/(√3×60KV)=9.6
Id2=Sd/√3UC2=1000MV·A/(√3×10.5KV)=55KA
(2)计算短路电路中各主要元件的电抗标幺值
1)电力系统(SOC=1338MV·A
X1*=1000/1338=0.75
2)架空线路(XO=0.4Ω/km)
X2*=0.4×4×1000/602=0.45
3)电力变压器(UK%=4.5)
X3*=X4*=UK%Sd/100SN=7.5×1000×103/(100×5700)=13.2
绘制等效电路如图,图上标出各元件的序号和电抗标幺值,并标出短路计算点。
(3)求k-1点的短路电路总电抗标幺值及三相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
1)总电抗标幺值
X*Σ(K-1)=X1*+X2*=0.75+0.45=1.2
2)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
IK-1(3)=Id1/X*Σ(K-1)=9.6KA/1.2=8KA
3)其他三相短路电流
I“(3)=I∞(3)=Ik-1(3)=8KA
ish(3)=2.55×8KA=20.4KA
Ish(3)=1.51×X*Σ(K-1)8KA=12.1KA
4)三相短路容量
Sk-1(3)=Sd/X*Σ(k-1)=1000/1.2=833MVA
(4)求k-2点的短路电路总电抗标幺值及三相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
K1)总电抗标幺值
X*Σ(K-2)=X1*+X2*+X3*∥X4*=0.75+0.45+13.2/2=7.8
2)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
IK-2(3)=Id2/X*Σ(K-2)=55KA/7.8=7.05KA
3)其他三相短路电流
I”(3)=I∞(3)=Ik-2(3)=7.05KA
ish(3)=2.55×7.05KA=17.98KA
Ish(3)=1.51×7.05KA=10.65KA
4)三相短路容量
Sk-2(3)=Sd/X*Σ(k-2)=1000/7.05=141.8MV·A
三。短路电流计算结果:
1.最大运行方式
2.最小运行方式
第六章导线、电缆的选取
概述
为了保证供电系统安全、可靠、优质、经济地运行,进行导线和电缆截面时务必满足下列条件:
发热条件
导线和电缆(包括母线在透过正常最大负荷电流即线路计算电流时产生的发热温度,不应超过其正常运行时的最高允许温度。2.电压损耗条件
导线和电缆在透过正常最大负荷电流即线路计算电流时产生的电压损耗,不应超过其正常运行时允许的电压损耗。对于工厂内较短的高压线路,可不进行电压损耗校验。
3.经济电流密度
35KV及以上的高压线路及电压在35KV以下但距离长电流大的线路,其导线和电缆截面宜按经济电流密度选取,以使线路的年费用支出最小。所选截面,称为“经济截面”。此种选取原则,称为“年费用支出最小”原则。工厂内的10KV及以下线路,通常不按此原则选取。
4.机械强度
导线(包括裸线和绝缘导线)截面不应小于其最小允许截面。对于电缆,不必校验其机械强度,但需校验其短路热稳定度。母线也应校验短路时的稳定度。对于绝缘导线和电缆,还应满足工作电压的要求。
根据设计经验,一般10KV及以下高压线路及低压动力线路,通常先按发热条件来选取截面,再校验电压损耗和机械强度。低压照明线路,因其对电压水平要求较高,因此通常先按允许电压损耗进行选取,再校验发热条件和机械强度。对长距离大电流及35KV以上的高压线路,则可先按经济电流密度确定经济截面,再校验其它条件。
架空进线的选取按发热条件选取导线截面
补偿功率因素后的线路计算电流
1)已知I30=76.33A
由课本表5-3查得jec=1.65,因此
Aec=76.33/1.65=46.26mm2
选取准截面45mm2,既选LGJ—45型铝绞线
校验发热条件和机械强度都合格
第七章开关柜的选取
第八章高、低压设备的选取
高压设备选取的一般要求务必满足一次电路正常条件下和短路故障条件下的工作要求,同时设备应工作安全可靠,运行方便,投资经济合理。
高压刀开关柜的选取应满足变电所一次电路图的要求,并各方案经济比较优选出开关柜型号及一次结线方案编号,同时确定其中所有一次设备的型号规格。
工厂变电所高压开关柜母线宜采用LMY型硬母线
二、配电所高压开关柜的选取
高压开关柜是按必须的线路方案将有关一、二次设备组装而成的一种高压成套配电装置,在发电厂和变配电所中作为控制和保护发电机、变压器和高压线路之用,也可作为大型高压开关设备、保护电器、监视仪表和母线、绝缘子等。
高压开关柜有固定式和手车式(移可式)两大类型。
由于本设计是10KV电源进线,则可选用较为经济的固定式高压开关柜,那里选取GG1A-10Q(F型。
第九章变压器的继电保护
概述
按GB50062—92《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规定:对电力变压器的下列故障及异常运行方式,应装设相应的保护装置:
(1)绕组及其引出线的相间短路和在中性点直接接地侧的单相接地短路;
(2)绕组的匝间短路;
(3)外部相间短路引过的过电流;
(4)中性点直接接地电力网中外部接地短路引起的过电流及中性点过电压;
(5)过负荷;
(6)油面降低;
(7)变压器温度升高或油箱压力升高或冷却系统故障。
对于高压侧为6~10KV的车间变电所主变压器来说,通常装设有带时限的过电流保护;如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间大于0.5~0.7s时,还应装设电流速断保护。容量在800KV·A及以上的油浸式变压器和400KV·A及以上的车间内油浸式变压器,按规定应装设瓦斯保护(又称气体继电保护)。容量在400KV·A及以上的变压器,当数台并列运行或单台运行并作为其它负荷的备用电源时,应根据可能过负荷的状况装设过负荷保护。过负荷保护及瓦斯保护在轻微故障时(通称“轻瓦斯”,动作于信号,而其它保护包括瓦斯保护在严重故障时(通称“重瓦斯”,一般均动作于跳闸。
对于高压侧为35KV及以上的工厂总降压变电所主变压器来说,也应装设过电流保护、电流速断保护和瓦斯保护;在有可能过负荷时,也需装设过负荷保护。但是如果单台运行的变压器容量在10000KV·A及以上和并列运行的变压器每台容量在6300KV·A及以上时,则要求装设纵联差动保护来代替电流速断保护。
在本设计中,根据要求需装设过电流保护、电流速断保护、过负荷保护和瓦斯保护。对于由外部相间短路引起的过电流,保护应装于下列各侧:
1)、对于双线圈变压器,装于主电源侧
2)、对三线圈变压器,一般装于主电源的保护应带两段时限,以较小的时限断开未装保护的断路器。当以上方式满足灵敏性要求时,则允许在各侧装设保护。
各侧保护应根据选取性的要求装设方向元件。
3)、对于供电给分开运行的母线段的降压变压器,除在电源侧装设保护外,还应在每个供电支路上装设保护。
4)、除主电源侧外,其他各侧保护只要求作为相邻元件的后备保护,而不要求作为变压器内部故障的后备保护。
5)、保护装置对各侧母线的各类短路应具有足够的灵敏性。相邻线路由变压器作远后备时,一般要求对线路不对称短路具有足够的灵敏性。相邻线路超多瓦斯时,一般动作于断开的各侧断路器。如变压器高采用远后备时,不作具体规定。
6)、对某些稀有的故障类型(例如110KV及其以上电力网的三相短路)允许保护装置无选取性动作。
差动保护
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电流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应躲过变压器差动保护区外出现的最大短路不平衡电流
应躲过变压器的励磁涌流
在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端线且变压器处于最大贴合时,差动保护不应动作
变压器的过电流保护
1.过电流保护动作电流的整定
IL.max=2×5700/(√3×60)A=109.7A
取Krel=1.3,Ki=150/5=30,KW=1,Kre=0.8
因此
Iop=Krel×KW×IL.max/(Kr×eKi)=1.3×1×109.7A/(0.8×30)=5.94A
故动作电流整定为6A。
2.保护动作时间
t〈=t1-△t=2-0.5=1.5S
3.变压器过电流保护的灵敏度
Ik.max=0.866×7.02×1000×10/60=1037A
则:
Sp=KW×Ik.min/(Ki×Iop)=1×1037/(6×30)=5.761》1.5
满足保护灵敏度的要求
4.结线图
四、变压器的过负荷保护
过负荷保护动作电流的整定
IOP(OL)=1.3I1N.T/Ki=1.3×104/40A=3A
动作时间取10~15s
五、变压器的瓦斯保护
瓦斯保护,又称气体继电保护,是保护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内部故障的一种基本的保护装置。按GB50062—92规定,800KV·A及以上的一般油浸式变压器和400KV·A及以上的车间内油浸式变压器,均应装设瓦斯保护。
瓦斯保护的主要元件是气体继电器。它装设在变压器的油箱与油枕之间的联通管上。为了使油箱内产生的气体能够顺畅地透过气体继电器排往油枕,变压器安装应取1%~1.5%的倾斜度;而变压器在制造时,联通管对油箱顶盖也有2%~4%的倾斜度。
当变压器油箱内部发生轻微故障时,由故障产生的少量气体慢慢升起,进入气体继电器的容器,并由上而下地排除其中的油,使油面下降,上油杯因其中盛有残余的油而使其力矩大于另一端平衡锤的力矩而降落。这时上触点接通而接通信号回路,发出音响和灯光信号,这称之为“轻瓦斯动作”。
当变压器油箱内部发生严重故障时,由故障产生的气体很多,带动油流迅猛地由变压器油箱透过联通管进入油枕。这超多的油气混合体在经过气体继电器时,冲击挡板,使下油杯下降。这时下触点接通跳闸回路(透过中间继电器),同时发出音响和灯光信号(透过信号继电器),这称之为“重瓦斯动作”。
如果变压器油箱漏油,使得气体继电器内的油也慢慢流尽。先是继电器的上油杯下降,发出报警信号,之后继电器内的下油杯下降,使断路器跳闸,同时发出跳闸信号。
变压器瓦斯保护动作后的故障分析
变压器瓦斯保护动作后,可由蓄积于气体继电器内的气体性质来分析和决定故障的原因几处理要求,如下表:
第十章二次回路操作电源和 �第7条规定:“公司系统各企业要做到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考核生产工作的同时,做到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考核安全工作”,即做到““五同时”,这是贯彻“预防为主”思想的具体体现。
生产系统设计配置水平低、压低单位成本造价、降低设计标准等,都会给日后的生产留下隐患,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这一点可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马建设的工程中找到答案。如电气设备继电保护配置水平低,将会导致拒动或误动,严重时会造成设备的损坏;又如架空线路的绝缘设计水平低,将会在恶劣的环境中发生事故,严重时会造成系统的瓦解等。因此必须杜绝“先上车、后补票”的错误做法,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贯穿到生产系统设计及建造工作的所有环节中去,在厂址选择、生产设计、设备配置、管理结构设计、生产管理设计、劳动组合、设备选择、安装及调试等诸方面都要研究和解决好有关安全问题,实现人、机、环境三者的优化匹配,防止先天性事故隐患的存在,切实把事故消灭在源头。
通过预防性试验,继电保护校验,及时发现设备隐患、缺陷,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有效地控制一般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1.电气设备交工时必须符合《电气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标准》,资料齐全。继电保护整定值应匹配,整组试验动作正确可靠。
2.一次电气设备必须按试验标准定期试验,以便及时发现设备隐患、缺陷。
3.采用红外线激光测温仪,对电气设备连结部位不定期测试,及时发现连结部位松动、过热,消除隐患,提高电气设备的运行可靠性。
4.继电保护按标准定期校验,系统参数变化时,其整定值应根据系统的参数重新整定。
5.采用先进的试验仪器,如回路电阻测试仪、电机匝间试验仪、变压器直流电阻快速测试仪、真空度检测仪等,以适应电气设备更新换代的需要,提高测试精度,减轻职工的劳动强度,提高工效率。
6.试验、校验原始数据记录完整、准确,并整理归档。
7.利用绝缘在线监测技术,对运行设备的绝缘参数进行实时监视,及时发现潜伏性、慢性发展的'电气设备之缺陷隐患。
三、改善电气设备运行环境
在人防工程内部敷设的电力线路应满足设计、施工规范要求。值得一提的是人防内部无论明敷、暗敷的管材均宜采用钢管,而非其他类型管材。穿越围护结构、防护密闭隔墙、密闭隔墙的电气管线及预留备用管线钢管,应进行防护密闭或密闭处理,管材应选用热镀钢管。进出人防工程的电气线路,为防核爆冲击波,室外应一律采用埋地电缆敷设经防爆波电缆井引入,并应预留备用穿线管。不允许架空敷设。从低压配电室至每个防护单元的战时配电回路,应各自独立,以防止战时一个防护单元被破坏而影响其他防护单元的正常供电。当穿越其他防护单元时,在穿越的防护单元内应有防护措施。安装空气过滤器,减少设备本体的灰尘;改善设备通风条件;根据设备运行条件安装加热器,提高设备运行的环境温度;安装除湿机,减少设备周围的湿度等,均可以有效地改善设备运行环境。将各配电、变电站改为弹簧门,用防火泥堵塞管线口、洞,采用“五防”开关柜等,严防蛇、鼠等动物进入开关柜,并投放药物、鼠夹,防蛇灭鼠;在各配电、变电站种植草坪、树木或栽麦冬,清除杂草,破坏蛇、鼠、野兔的栖身地;同时,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高压开关柜少油断路器相间加装隔板,有条件时,对一次母线进行热缩处理,防止小动物引起的相间短路事故。
四、结论
保证工厂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应以安全运行为基础,以优质检
[参考文献]
[1]陈伯时著:《自动控制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版。
[2]谭浩强著:《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版。
供电企业安全管理的常见问题及对策论文 9
电力供电企业安全、稳定运行事关各行各业,事关国民经济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确保安全生产和电网安全运行,确保可靠的电力供应,任何时候都是我们的头等大事。本文认真分析和思考了电力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并寻找对策来加强安全管理,可供同行参考学习。
一、电力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1、安全责任意识不强
首先是安全意识淡薄,安全责任不强,对“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把握不牢固,存在“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的现象;第二是员工自我保护能力差,不按标准化作业流程做事,抱有“侥幸”心里,存在盲目骄傲自满和厌烦的情绪,习惯性违章现象屡禁不止。再次就是在检修、施工中不认真执行《国家电网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规定的“两票三制”,不认真落实现场的安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违反标准化作业流程以及不正确使用安全工器具,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和电网及输变电设备损坏事故,都是因为一时的疏忽而酿成大错,给员工、企业、社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2、基层管理工作不到位,执行力不强
因不能正确处理好安全与任务、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的关系,一些电力供电企业只着重提高企业效益,对安全管理投入的时间、资金相当有限,轻视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着严重的头痛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对已制定的安全规章制度不认真执行,或执行力不够。抓安全是时紧时松,上面要求紧时,就跟着喊一下,不能层层执行下去。而有些供电企业就是不按计划安排工作,领导随意性强,来了任务或出了事情就仓促应战。有些供电企业虽有计划,其完成率也是不高的。
又比如对现场运行规程不及时修订、应急预案管理不及时完善,“二措”和“五防”不按时完成,对“两票”执行情况不及时评价、通报,对设备的正常巡视检查、各项预试工作没有按照规定的原则进行,对发生的设备故障、异常及事故不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分析、总结,对存在的缺陷处理不及时,设备长期带“病”运行,留有重大的安全隐患等等。它具体又表现在:一是深入现场少,了解情况少,发现问题不及时或发现问题不及时解决,导致工作缺乏针对性和超前性;二是到现场检查发现问题质量不高,深入调查和分析不够;三是部门之间对发生的问题推拖抹赖,不能很好的协调合作;四是发现问题不能严格按照规定处理,存在好人主义;五是对形式主义不敢大胆抵制,对检修、施工作业现场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和风险预控措施开成虚设,上下存在着用形式主义应付形式主义。
3、反违章工作不严、不力
习惯性违章是指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供电企业包括行为性违章、管理性违章和装置性违章。它又主要表现在管理干部存在“四怕”心理,即一怕抓严了影响队伍稳定。二怕抓紧了影响干群关系,三怕认真了影响政绩考核,四怕较真了影响了收入,所以不敢大胆管、大胆抓,有的是对工作情况不清楚而没法抓,有的是对司空见惯的“小”事碍于情面、怕得罪人而不去抓。检查督促不到位,只满足于传达与要求,缺乏跟踪检查、指导帮助和监督。对事故、违章处理不严,做老好人,往往存在姑息迁就的现象,使违�
4、安全生产考核制度不健全、不完善
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制度没有真正执行到位,走形式、走过场,应付上级领导,即不能真正体现按劳分配、奖勤罚懒,又不能起到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经济杠杆。它主要表现在:一是奖罚失衡。防止问题奖的少,发生问题罚的多;二是时效滞后。奖的不及时,罚的也不及时;三是避重就轻。发生大问题偃旗息鼓,发生小问题大张旗鼓;四是考核不公。前面发生的事情没考核、后面发生的`事情考核了,或有的事情考核了,有的事情没考核;五是尺度不公。员工做与不做一个样,能做与不会做一个样。
5、安全工器具管理不严
安全工器具管理没有按照“择优选取、正确使用、定期试验、定期报废”的十六字方针来执行。同时,对安全器具的定期检测意识淡薄,报废管理流于形式。许多已明显损坏的工器具仍在超期使用,该淘汰的没有被淘汰。
6、基层组织作用发挥不到位
它主要表现在:一是党政工团组织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少数党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二是部分班站长的管理能力差,不善管、不敢管;三是先进模范榜样示范作用不强。各项评先、评优工作也是靠人情关系。
二、加强电力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
1、强化安全意识,树立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明确一个“责”字。
首先企业员工是安全生产中最重要的因素,只有加强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意识、安全技能的培训,使安伞责任重于泰山深入人心,积极引导全体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和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第三就是要加大资金、时间投入,开展安全教育与培训、现场安全风险评估。
2、落实各级各类人员岗位安全责任制
第一,各级电力供电企业的安全工作监督体系,应能正确地理解并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措施,把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真正地落实分解到企业员工,组织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的、具有可行性的班组经济责任考核奖惩制度并严格执行,让制度管人,让制度管事,把所有的规章制度真正执行到位,以制度与考核的约束来开展安全管理,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第二,提高一线生产员工工作积极性,在考核奖惩上要赏罚分明,奖勤罚懒。因为他们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中应该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真正实现员工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观念的转变,可以肯定地说,只有从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到每个岗位的员工都能在安全思想上由强制性到自觉性的一次质的飞跃。才能够从事故源头上发挥遏制不安全因素的作用,减少或避免事故的发生。
3、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严于管理,扎实开展反违章工作
安全生产管理重在“以人为本”,并认真地、有针对性地开展标杆班组建设的各项活动,以活动抓管理,以管理抓安全。才能使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得以有效开展。首先,领导要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好《安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其次,我们还要对全体人员进行深入细致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全体职工自保、互保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全面推进现场标准化作业,规范现场作业行为,实现作业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第三。加大员工培训力度,有计划地组织学习现代安全管理知识和安全管理方法,开展安 全警示教育,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在安全生产管理中,不仅要依赖生产中的技术装备、生产组织水平,更要以人为本、深入细致地研究人的思想行为变化,努力营造安全文化氛围,以提高电力企业的安全水平。
4、规范安全生产管理,加强现场监督,严格遵守各项安全制度
首先,要切实履行好安全监督职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监督职责到位、基础工作到位,同时要强化服务意识、从严意识、协调意识和创新意识;班组是生产的第一线,必须保证现场工作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可以通过制定简明详尽、操作性强的标准化作业流程,以养成工作人员良好的工作习惯。
5、加强安全工器具的管理
一是完善工器具的采购、发放、领用、报废等制度。二是完善工器具的台帐,做到帐、卡、物一致。三是加强安全工器具的使用管理,对使用的工器具、需要的材料、修理记录和验收、试验记录等都应做出具体详细的规定,做到有据可查,责任落实。
6、进一步加强安全性评估工作
供电企业的安全性评估工作主要是安全风险库的建立和完善。我们必须通过多种措施,加强过程管理,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避免流于形式。
7、齐心协力,打造“我要安全”的浓厚氛围
安全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需要一种合力。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聚积和发挥各级组织的作用,在企业内部形成“我要安全”的浓厚兴氛围,才能真正确保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三、结束语
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持之以恒,与时俱进的工作,必须把其作为一项经常化、日常化的基础工作来抓,最终实现安全生产的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电力生产事故大多是能够防止的,只有不断加大安全监督力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奖惩规定,严格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努力提高电力生产的科学管理水平,才能将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韦仲康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电网安全与稳定[J].电力安全技术,,(5)
2、任国明,邵玉槐。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及问题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3。
3、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供电企业资金管理论文 10
供电企业资金管理论文
一、供电企业资金管理措施研究
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是一种良好的企业习惯,供电企业增强问题解决的可控性和预见性,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问题处理工作,可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增加收入。
1.在各项业务活动中贯穿资金管理。
供电企业在进行资金管理时,常注重资金的核算,忽视了其他资金管理环节,针对这种问题,供电企业应积极发挥资金管理功能,降低业务活动的风险性,增强业务活动的规范性,在资金核算实践中,供电企业应认真贯彻企业会计准则,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内容,保证各项核算行为具有合法性,此外,还应以最低的成本完成最有效的资金,实现资金核算的精细化和科学化,让管理人员能及时从资金管理信息中截取实用的信息。
2.转变企业理财观念。
供电企业工作人员应转变思想观念,让其认识到企业资金管理与各项业务的相关性,认识到资金管理、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坚决避免“重会计核算,轻财务管理”的现象,此外,还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在企业资产的全生命周期中贯穿资金管理,优化管理流程,实现管理系统的完整性,为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
3.全面实施预算管理。
在财务管理中,预算管理为其核心内容,此外,预算管理还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内容。在资金管理工作中,应先提出企业预算的总目标,并根据目标制订各种计划,在协调各部门关系的基础之上编制预算,严格控制成本支出,建立激励机制,加强监督考核。
4.提高风险规避能力。
财务分析是反映财务指标的主要依据,对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进行剖析和评价,可了解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的财务情况、利弊得失以及发展趋势,利润最大化并不是供电企业的理财目标,财务风险控制是企业获利能力的保障措施之一,为国民经济提供电能并承担一定的'社会义务才是其理财目标,因此,供电企业应减少企业的资金成本,提高企业的现金流量,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管理机制,加强财务运营监督,提高资本利用率,加强财务风险的预测能力、评估能力、预警能力,避免债务风险,供电企业还应调整内部结构,合理设置岗位,明确财务人员的权力和责任,除此之外,还应发挥财务核算的监督职能,提高财务人员素质,提高核算质量。
5.提高资金管理人员的素质。
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质量由财务人员的素质决定,除进行传统的现金流管理外,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还应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同类企业接轨,因此,企业应不断提高企业资金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让其学习并研究资本运作范畴,了解相关的业务操作和业务知识。
6.财务管理信息化。
将信息化技术引入供电企业的财务信息化管理中,是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信息化技术可实现智能统计与对比,并自动对相关数据进行计算、总结、分析,为资金管理工作者提供信息,为日后的管理提供经验依据。
二、结语
电力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资金管理是企业调整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加强对资金的控制和管理,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电力企业应从自身经营管理的实际出发,建立一套适合自身发生的资金管理控制体系,并对资金进行有效的监控,本研究从转变企业理财观念、全面实施预算管理、提高风险规避能力、提高资金管理人员的素质等方面提出了供电企业资金管理的合理化建议,希望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更好的落实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自身资金管理水平及综合竞争能力。
工厂供电实习心得 11
电气工程,工厂供电,完整毕业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
题目 某制品厂总配变电所
及配电系统的设计
学生姓名
教学院系
专业年级
指导教师
单 位 辅导教师
单 位 学 号 电气信息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008级 职 称 职 称
完成日期
年 月 日
A Plastic Products Factory Total Substation and High-Voltage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Design
Grade:
Name:
Specialty: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Instructor: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2012.6
摘 要
针对塑料制品厂的实际情况,根据现行的相关国家技术和设计标准,并适当考虑到工厂未来负荷的发展情况,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提出了塑料制品厂总配变电所及配电系统的设计方案。
变电所是电气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分析和讨论本设计所担负的任务及其负荷情况,根据负荷统计方法统计出所有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确定配电系统无功功率补偿及控制方式。同时进行变压器的选择,从而确定变电站的主接线方式,根据主接线的方式及系统的不同运行方式,进行了短路电流计算,从而选择变电站高低压侧的电气设备,并根据系统的最大运行方式校验了个电气设备。文章中,讨论了无功功率补偿及控制方式和继电保护原理和变电站设备的继电保护,并针对本次设计提出了相应设计方案。
关键词:变电所;配电系统;负荷和短路计算;设备选型;接线图
Abstract
For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plastic products factory can get and based on the related design standards,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relevant national technical and design standards and taking into accou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s load, according to safe reliable, technological advance and the economical reasonable request, a design plan for the distribution transformer station's electrical system of the garden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Subst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lectrical system,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the role of the substation and its load,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load calculation, getting the result of the calculated load. At the same time, determines how the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of distribution systems and control. Simultaneous selection of transformers, which determines how the main wiring in substations, according to the main-line system and different method of operation, calculation of short circuit current, to choose high and low voltage electrical equipment in substation, and calibrating the electrical equipment according to the system's maximum running mode. In the article, the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and its rationale and Substation relay protection is discussed, and come out a corresponding plan for this design.
Keywords: transformer substation;load calculation; main wiring design;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目 录
1 绪论 .................................................................................................................................. 1
1.1本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 1
1.2本设计的设计原则 .................................................................................................... 1
1.3 本设计任务概况 ....................................................................................................... 2
1.4 本设计研究方法 ....................................................................................................... 2
2 计算负荷和无功功率补偿 .............................................................................................. 3
2.1 概述 ........................................................................................................................... 3
2.2设备的负荷计算方法 ................................................................................................ 3
2.2.1按需要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 ............................................................................. 3
2.2.2各个车间和车间变电所负荷计算 ..................................................................... 4
2.2.3车间变电所低压侧补偿 ..................................................................................... 6
2.2.4变压器损耗计算 ................................................................................................. 7
2.2.5高压侧无功补偿计算 ......................................................................................... 7
2.3变压器选择 ................................................................................................................ 8
2.3.1变压器选择原则 ................................................................................................. 8
2.3.2变压器选择 ......................................................................................................... 9
2.3.2变压器选择 ......................................................................................................... 9
2.4总配变电所位置和型式的选择 ................................................................................ 9
2.4.1变配电所所址选择的一般原则 ......................................................................... 9
2.4.2负荷中心的确定 ................................................................................................ 10
2.4.2负荷中心的确定 ................................................................................................ 11
3变配电所主接线方案的设计 .......................................................................................... 13
3.1变配电所主接线方案的设计原则与要求 ............................................................... 13
3.2主接线方案的技术指标 ........................................................................................... 13
3.3主接线方案的经济指标 ........................................................................................... 13
3.4高压配电所主接线方案 ........................................................................................... 13
3.5配电所主接线方案图 ............................................................................................... 14
4短路电流计算及一次设备选择 ...................................................................................... 15
4.1短路电流计算 ........................................................................................................... 15
4.1.1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和意义 ............................................................................ 15
4.1.2欧姆法计算短路电流 ........................................................................................ 16
4.2高压一次侧设备选择与校验 ................................................................................... 19
4.2.1高压侧设备的校验条件 .................................................................................... 19
4.2.2隔离开关、负荷开关和断路器的短路稳定校验条件 .................................... 19
4.2.3电流互感器的短路稳定度校验条件 ................................................................ 20
4.2.4 高压侧设备选择与校验表 ............................................................................... 20
4.2.5各车间变电所10kv侧进线回路设备选择与校验表 ...................................... 21
4.2.6各变电所低压侧出线回路设备选择与校验表 ................................................ 22
4.3各车间变电所车间干线设备的选择 ....................................................................... 25
5供配电线路的选择计算 .................................................................................................. 28
5.1总配电所架空线进线选择 ....................................................................................... 28
5.1.1选线计算 ............................................................................................................ 28
5.1.2电压损耗的校验 ................................................................................................ 28
5.1.3发热条件的校验 ................................................................................................ 29
5.2 10kv母线的选择 ...................................................................................................... 29
5.3车间变电所高压进线选择 ....................................................................................... 31
5.3.1选择原则与说明 ................................................................................................ 31
5.3.2各车间变电所引进线的选线及计算 ................................................................ 31
5.3.3各车间变电所引进线的选线及计算 ................................................................ 33
5.4车间变电所低压进线线的选择 ............................................................................... 33
5.5低压母线选择 ........................................................................................................... 34
5.6车间变电所各用电设备进线选择 ........................................................................... 34
6供电系统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方案 .............................................................................. 38
6.1继电保护 ................................................................................................................... 38
6.1.1 继电保护装置及特性 ....................................................................................... 38
6.1.2 继电器与继电特性 ........................................................................................... 39
6.2 电力变压器的继电保护 .......................................................................................... 39
6.2.1 变压器的常见故障及保护类型 ....................................................................... 39
6.3 电力线路的保护 ...................................................................................................... 40
6.3.1 电源进线的继电保护 ....................................................................................... 40
6.3.2 车间变电所高压进线的继电保护 ................................................................... 41
6.4变压器继电保护与整定 ........................................................................................... 43
6.4.1 变电所低压侧的保护装置 ............................................................................... 45
6.5并联电容器的保护装置 ........................................................................................... 45
6.6变电所二次回路方案 ............................................................................................... 46
7防雷接地 .......................................................................................................................... 47
7.1 变电所的防雷保护 .................................................................................................. 47
7.1.1 直接防雷保护 ................................................................................................... 47
7.1.2 雷电侵入波的防护 ........................................................................................... 47
7.2 变电所接地装置的计算及布置 .............................................................................. 47
总 结 ................................................................................................................................... 49
致 谢 ................................................................................................................................... 51
参考文献 ............................................................................................................................. 52
1 绪论
1.1本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工厂供电,就是指工厂所需电能的供应和分配,亦称工厂配电。电能既易于由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而来,又易于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以供应用;电能的输送的分配既简单经济,又便于控制、调节和测量,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在工厂里,电能虽然是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但是它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很小。电能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在产品成本中或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多少,而在于工业生产实现电气化以后可以大大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工厂的电能供应突然中断,则对工业生产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做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发展工业生产,实现工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源节约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做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节约能源、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也具有重大的作用。本论文主要对塑料制品厂总配变电所及配电系统进行设计。
1.2本设计的设计原则
本设计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1)工厂供电设计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令、法规、标准和规范,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如节约有色金属,以铝代铜,采用低能耗设备以节约能源等;
(2)必须从全局出发,按照负荷的等级、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规划统筹规划,合理确定整体设计方案;
(3)工厂供电设计应做到供电可靠、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要求供电电能质量合格、优质、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设计应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效率高、能耗低、性能先进的设备;
(4)应根据整个工程的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正确处理工程的近、远期的建设发展关系,以近期为主,远、近结合,适当考虑扩建的可能性。
1.3 本设计任务概况
根据工厂的规模、负荷情况、供电条件、技术要求、自然条件,设计其总降压变电所及高压配电系统。本设计的工作任务按照工程实用的条件进行如下设计:
(1)负荷计算和无功补偿;
(2)变电所位置和型式选择;
(3)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类型的选择;
(4)变电所主接线方案的设计;
(5)短路电流计算;
(6)变电所一次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7)变电所进出线的选择和校验;
(8)主要设备继电保护的选择与整定;
(9)防雷保护和接地装置的设计;
(10)高、低压配电柜的选择;
(11)电容补偿容量的计算和补偿设备的选择。
1.4 本设计研究方法
对于塑料制品厂总配变电所及配电系统设计这个题目,要结合基本理论的系统性与实用性,围绕供电技术的基本知识来确认工程设计的方法。对论文每一步都一定要遵循国家的线性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来设计。
2 计算负荷和无功功率补偿
2.1 概述
“计算电荷”是按发热条件选择导体和电器设备时所使用的一个假象负荷,其物理量意义是按这个计算负荷持续运行所产生的热效应,与按实际变动负荷长期与运行所产生的最大热效应相等,也可用持续时间为半小时平均有功负荷的最大值来描述计算负荷。因此通常取“半小时最大负荷”作为发热条件选择电器元件的计算负荷。有功负荷表示为P30,无功计算负荷表示为Q30,计算电流表示为I30,视在负荷为S30。
2.2设备的负荷计算方法
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在工程中常用的有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法。需要系数法是世界各个普遍应用的确定计算负荷的基本方法,而二项式法应用的局限性较大,主要应用于机械加工企业。关于以概率轮为理论基础而提出的用以取代二项式发达利用系数法,由于其计算比较繁复而未能得到普遍应用,所以只介绍需要系数法与二项式法。
根据原始资料,用电设备台数较多且各台容量相差不远,所以选择需要系数法来进行负荷计算。
2.2.1按需要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
根据原始资料分析,本设计负荷是多组用电设备计算,所以,要根据多组用电设备计算负荷的计算公式来计算。
有功计算负荷(单位为kW)的计算公式:
P30?K?p??P
i
(2.1)
式中?P30i为所有设备组有功计算负荷P30之和;K?p为有功符合同时系数,本文资料有提供为0.9。
无功计算负荷(单位为kvar)的计算公式:
Q30=P30?tg?
(2.2)
式中tg?―对应于用电设备组功率因数cos?的正切值,本设计资料有提供。
3
视在计算负荷(单位为kVA)的计算公式:
S30?
(2.3)
计算电流(单位为A)的计算公式:
I30?
(2.4)
各车间、变电所负荷计算(均采用需要系数法)各车间、各变电所负荷合计时,同时系数取值:K??p?0.9。
2.2.2各个车间和车间变电所负荷计算
一共五个车间加上各个车间的用电设备,根据需要系数法计算各车间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负荷与计算电流。计算过程在附录设计计算书中。把所有结果归纳得出下面的表2.1。
表2.1 各车间380V负荷计算表
4
续表2.1
5
2.2.3车间变电所低压侧补偿
由于NO.1和NO.2车间容量很大,可以考虑在NO.1和NO.2低压侧进行无功功率补偿。无功功率补偿容量的计算公式
Qc?P30?tan?1?tan?2???qcP30
(2.5)
式中P30为工厂的有功计算负荷;
tan?1为原来功率因数的正切;
tan?2为需要补偿到的功率因数的正切; ?qc为无功补偿率。
1) NO.1车间无功补偿计算
根据设计要求,功率因数cos?一般在0.9以上,故取cos?2?0.92 ①功率因数:cos?1?
P30S30
?1411.72343.9
?0.602<0.9
(需要补偿)
②需补偿容量计算:Qc?P30?tan?1?tan?2???qcP30?0.91?1411.7?1286.647kva
?(1)?P30?1411.7kW ③补偿后:P30
?(1)?Q30?QC?1871.1?1286.647?
584.4kvarQ30
?(1)?S30?1527.8kVA 1411.71527.8
?0.924(满足要求)
?(1)/S30?(1)?功率因数:cos???P30
④并联电容器个数的计算:
n?
Qcqc
(2.6)
式中qc为单个电容器的容量(单位是kvar)。 通过计算n?
Qcqc
?
1286.647
75
?17.1
并联的电容器型号:BWF0.4-75-1/3,取18个。
低压电容器柜型号:GBJ-1-0.4所需数量为:4个,单个电容器柜内可装5个电容器
2)NO.2车间补偿计算同上, 相关计算数据如下:
QC(2)?618.1kvar
6
?(2)?P30?883kWP30
?(2)?Q30?QC(2)?1023?618.1?
404.9kvarQ30
?(2)?S30?971.4kVA
?(2)/Q30?(2)?0.908(满足要求) cos???P30
n?
Qcqc
?
618.175
?8.24
并联的电容器型号:BWF0.4-75-1/3,取9个。
2.2.4变压器损耗计算
(1)负荷计算中,电力变压器的功率损耗可按下列简化公式近似计算有功损耗:
近似计算无功损耗:
?QT?0.06S30 ?PT?0.015S30
(2.7)
(2.8)
式中S30为变压器二次侧的视在计算负荷
(2)现计算个车间变电所变压器损耗和算入损耗后的各负荷,其计算数据和结果见表2.2:
表2.2 变压器损耗计算及加入损耗后负荷表
2.2.5高压侧无功补偿计算
(1)所有变电所的负荷计算:
?P30?K??p?P30?0.9?(PT(1)?PT(2)?PT(3)?PT(4)?PT(5))?0.9?3007.62?2706.8kW
?Q30?K??q?Q30?0.95?(QT(1)?QT(2)?QT(3)?QT(4)?QT(5))?0.95?2486.3?
2361.9kvar
7
?S3031.9?
2
3k5V92.3 A
(2)功率因数: cos???P30/?S30?2706/3592.3?0.75<0.9 (3)根据设计要求,本厂功率因数cos?要求在0.9以上 (4)故需要补偿的容量:
Qc?P30?tan?1?tan?2???qcP30?0.45?2706.8?1218.06kva
(5)补偿后:
??P30
?P
30
?2706.8kW
Q'30??Q30?QC?2361.9?1218.06?
1143.84kvar
S'30?
?2938.5kVA ?/S30??2706.8/2938.5?0.921>0.9(满足要求) 功率因数: cos???P30
2.3变压器选择
2.3.1变压器选择原则
选择的原则为:
(1) 只装一台变压器的变电所
变压器的容量ST应满足用电设备全部的计算负荷S30的需要,即ST?S30,但一般应留有15%的容量,以备将来增容需要。
(2) 装有两台变压器的变电所
每台变压器的容量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任一台变压器工作时,应满足总计算负荷S30的大约70%的需要,即为
ST?0.7S30
(2.9)
2)任一台变压器工作时,应满足全部一、二级负荷S30的需要,即
ST?S30
(I?Ⅱ)
(2.10)
(3)车间变电所变压器的容量上限
单台变压器不宜大于1000kVA,并行运行的变压器容量比不应超过3:l。同时,并联运行的两台变压器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并联变压器的变化相等,其允许差值不应超过±0.5%,否则会产生环流引起电能损耗,甚至绕组过热或烧坏。
8
2)各台变压器短路电压百分比不应超过10%,否则,阻抗电压小的变压器可能过载。
3)各台变压器的连接组别应相同,若不同,否则侧绕组会产生很大的电流,甚 至烧毁变压器。
2.3.2变压器选择
以NO.1变电所选型为例(查看各个负荷计算大小,可确认选择一台变压器既满
?(1)?1585.2kVA 。选择的变足),根据负荷计算是所得变电所补偿后总视在功率:S30
压器应该满足:应选变压器的容量SN.T
?(1)?S30
。
查询附录表可知选择的变压器容量为1600kVA,故选择的变压器型号为:S9―1600\10,参照变压器各参数,可以满足要求。
2.3.2变压器选择
表2.3 变压器型号及参数汇总
2.4总配变电所位置和型式的选择
2.4.1变配电所所址选择的一般原则
选择工厂变配电所的所址,应根据下列要求经技术与经济比较后确定: (1)接近负荷中心。 (2)进出线方便。 (3)接近电源侧。 (4)设备运输方便。
9
(5)不应设在有剧烈震动或高温的场所。
(6)不宜设在多尘或有腐蚀气体的场所,当无法远离时,不应设在污染源盛行风向的下风侧。
(7)不应设在厕所浴池或其它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且不宜与上述场所相贴邻。
(8)不应设在有爆炸危险的正上方或正下方,且不易设在有火灾危险环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当与有爆炸或火灾危险环境的建筑物毗连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058-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规定。
(9)不应设在地势低洼和可能积水的场所。
(10)高压配电所应尽量与邻近车间变电所或有大量高压用电设备的厂房合建在一起。
GB50053-94《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还规定:
(1)装有可燃性浸电力变压器的车间内变电所,不应设在三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内;当设在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内时,建筑物应采取局部防火措施。
(2)多层建筑中,装有可燃性油的电气设备的变配电所应设在底层靠外墙部位,且不应设在人员密集场所的正上方,正下方,贴邻和疏散出口的两旁。
(3)高层主体建筑物内不宜设装有可燃性油的电气设备的变配电所。当受条件限制必须设置时,应在底层靠外墙部位,且不应设在人员密集的场所的正上方,正下方,贴邻和疏散出口的两旁,并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4)露天或半露天的变电所,不应设在下列场所:有腐蚀气体的场所;挑檐为燃烧体或难燃烧和耐火等级为四级的建筑物旁;附近有棉粮及其它易燃易爆物品集中的露天堆放场;容易沉积粉尘,可燃纤维和灰尘,或导电尘埃且严重影响变压器安全运行的场所。
2.4.2负荷中心的确定
变电所位置应尽量接近负荷中心,工厂的负荷中心用功率矩法确定。通过此方法计算后确定有本设计负荷中心为?7.41,6.4?,按图纸比例及综合考虑变电所位置选择的原则后,确定此点为总配变点所坐标中心。此计算过程在计算书中体现。
10
图2.1 塑料制品厂平面图
2.4.2负荷中心的确定
变电所有屋内式和屋外式两大类别,屋内式运行维护方便,占地面积少。在选择工厂总配电所型式时,应根据具体地理环境,因地制宜;技术经济合理时,应优先选用屋内式。
负荷较大的车间,宜选用附设式或半露天式变电所。
负荷较大的多跨厂房及高层建筑内,宜设室内变电所或组合式成套变电站。 负荷小而分散的工厂车间及生活区,或需远离有易燃易爆危险及腐蚀性车间时,宜设独立变电所。
工厂的生活区,当变压器容量在315kV及以下时,宜设杆上式边电台或高台式变电所。
由厂区平面图和计算结果,考虑到1号车间变电所距离总配变电所距离很近,可
11
以设置成为高压配电所带一附设车间变电所的方案,所址靠近主要负荷车间,同时,有利于高压进出线及周围环境的经济型。2号车间变电所同样选用附设式。3、4、5号车间变电所均采用独立式。
12
3变配电所主接线方案的设计
3.1变配电所主接线方案的设计原则与要求
变配电所得主接线,应根据变配电所在供电系统中的地位,进出线回路数,设备特点及负荷性质等条件确定,并应满足安全,可靠,灵活,经济等要求。
3.2主接线方案的技术指标
(1)供电的安全性,主接线方案在确保运行维护和检修的安全方面的情况。 (2)供电的可靠性,主接线方案在与用电负荷对可靠性要求的适应性方面的情况。
(3)供电的电能质量主要是指电压质量,含电压偏差、电压波动及高次谐波等方面的情况。
(4)运行的灵活性和运行维护的方便性。
3.3主接线方案的经济指标
(1)线路和设备的综合投资额 (2)变配电所的年运行费 (3)供电贴费(系统增容费) (4)线路的有色金属消耗量
3.4高压配电所主接线方案
由本设计原始资料知:电源由电业部门变电所10kV母线提供,一次进线长1km,线路阻抗:XL?0.4?/km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为6000h,且工厂属于三级负荷,所以只进行总配电在进行车间10/0.4kV变电。由于有五个车间变电所,负荷要求较大,而且需要可靠的供电性。母线联络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提高故障时检修效率,保证整体工厂的供电可靠性。低压侧应根据情况具体对待,但对于本塑料制品厂而言,按可靠性第一的原则,所以采用放射式供电。
13
3.5配电所主接线方案图
图3.3 总配电所主接线图方案
上述电气主接线方案,采用的是单母线分段接法,由10kV电源进线分别对两段母线接线供电,由两端母线分别对各用电设备供电,两段母线的供电负荷基本相等。另一条10kV电缆作为备用电源,它与正常运行下,形成了电气或者机械连锁,以确保负荷在故障情况下的正常供电,详细的设计情况可见附电气主接线图。
14
4短路电流计算及一次设备选择
供电系统应该正常地不间断的可靠供电,以保证生活和生产的正常进行,但是这种情况经常 短路就是供电系统中单相或多相载流导体接地或相互接触而在配电网中产生超出规定值的大电流。设备短路的主要原因是绝缘损坏、误操作、雷击或操作过电压等等,其中误操作产生的故障约占短路故障的70%。短路的基本类型分三相短路、两相短路、单相接地短路和两相接地短路,其中三相短路称为对称短路,其 为了选择和校验电气设备、载流导体和整定供电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需要计算三相短路电流。
4.1短路电流计算
4.1.1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和意义
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是为了正确选择和校验电气设备以及进行继电保护装置的整定计算。
进行短路电流计算,首先要绘制计算电路图。在计算电路图上,将短路计算所考虑的各元件的额定参数都表示出来,并将各元件依次编号,然后确定短路计算点。短路计算点要选择得使需要进行短路校验的电气元件有最大可能的短路电流通过。接着,按所选择的短路计算点绘出等效电路图,并计算电路中各主要元件的阻抗。在等效电路图上,只需将被计算的短路电流所流经的一些主要元件表示出来,并标明其序号和阻抗值,然后将等效电路化简。对于公园供电系统来说,由于将电力系统当作无限大容量电源,而且短路电路也比较简单,因此一般只需采用阻抗串、并联的方法即可将电路化简,求出其等效总阻抗。最后计算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当然,在计算的过程当中应当还要考虑系统的不同运行方式。
短路电流计算的方法,常用的有欧姆法(有称有名单位制法)和标幺值法(又称相对单位制法)。
15
4.1.2欧姆法计算短路电流
010.5kV S9-1600 0.4kV
图4.1 短路计算电路
先求K―1点的三相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UC1=10.5KV) (1)计算短路电路中各元件的电抗和总电抗 1)电力系统的电抗:X1?
Uc1Soc
2
?
(10.5kV)
2
200MVA
?0.551?
2)架空线路的电抗:X2?X0l?0.4?1?0.4?
3)经K―1点短路的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图上标出各元件的序号(分子)和电抗值(分母),然后计算电路总电抗:
X?
(k?1)
?X1?X2?0.551?0.4?0.951?
图4.2 K-1点短路等效电路
(2)计算三相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 1)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
Ik?1?
(3)
U?
?6.381KA
2)三相短路次暂态电流和稳态电流
I??
(3)
?I∞=Ik?1?6.381KA
(3)(3)
3)三相短路冲击电流及第一个周期短路全电流有效值
ish?2.55I??Ish?1.51I??
(3)(3)
(3)
?2.55?6.381KA=16.27KA?1.51?6.381KA?9.63KA
(3)
4)三相短路容量
Sk?1?
(3)
c1Ik?1?
(3)
10.5?6.381?116.04MV?A
16
再求K―2点的三相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UC2=0.4KV) (1)计算短路电路中各元件的电抗和总电抗 1)电力系统的电抗:X1??
Uc2Soc
2
?
(0.4kV)
2
200MVA
2
?8?10?
?4
?3
??X0l(2)架空线路的电抗:X2
Uc2Uc1
)?0.4?1?(
0.410.5
)?0.58?10?
2
3)电力变压器的电抗
此工厂车间设计要求中,总共是有五个变电所,使用到了五种不同型号规格的电力变压器,故而计算此处的电力变压器的'电抗时,需要分开单独计算。
①NO.1 配电所
电力电压器型号:S9―1600\10 查附表得知: UK%?6 则: X3??
Uk%Uc2100SN
2
?
6
?100
(0.K4V
2
1K6VA00
)?3
?6?10?
经K―2点短路的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图4.3 K-2点短路等效电路
计算电路总阻抗:
X?(k?2)
??X3??8?10?X1??X2
?4
?0.58?10
?3
?6?10
?3
?7.38?10?
?3
②NO.2车间变换所 电力变压器电抗:X3??总阻抗:X
Uk%Uc2100SN
2
?
5100
?
(0.4KV)
2
1250KVA
?6.4?10?
?3
?7.78?10?
?3
?(k?2)
??X3??8?10?X1??X2
?4
?0.58?10
?3
?6.4?10
?3
③NO.3 变电所 电力变压器电抗:X3??总阻抗: X
Uk%Uc2100SN
2
?
5100
?
(0.4KV)
2
1000KVA
?4
?8?10?
?3
?3
?(k?2)
??X3??8?10?X1??X2
?0.58?10
?3
?8?10
?9.38?10?
?3
④NO.4变电所
17
Uk%Uc2100SN
2
电力变压器阻抗:X3??总阻抗: X
?
5100
?
(0.4KV)
2
630KVA
?4
?12.6?10?
?3
?3
?(k?2)
??X3??8?10?X1??X2
?0.58?10
?3
?12.6?10
?13.98?10?
?3
⑤NO.5变电所
电力变压器阻抗: X3??总阻抗:X
Uk%Uc2100SN
2
?
4100
?
(0.4KV)
2
500KVA
?12.8?10?
?3
?(k?2)
??X3??8?10?4?0.58?10?3?12.8?10?3?14.18?10?3? ?X1??X2
(2)计算三相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 此处以NO.1变电所计算为例: 1)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
Ik?2?
(3)
?
?31.29KA
2)三相短路次暂态电流和稳态电流
I??
(3)
?I∞=Ik?1?31.29KA
(3)(3)
3)三相短路冲击电流及第一个周期短路全电流有效值
ish?1.84I??
(3)(3)
(3)
?1.84?31.29KA=57.57KA?1.09?31.29KA?34.1KA
Ish?1.09I??
(3)
4)三相短路容量
Sk?2?
(3)
c2Ik?2?
(3)
0.4?31.29?21.67MVA
NO.2、NO.3、NO.4、NO.5等变电所的短路计算见计算书,数据统计见表4.1
表4.1 短路电流计算统计
18
4.2高压一次侧设备选择与校验
4.2.1高压侧设备的校验条件
(1)按工作电压选择时所选设备的额定电压UN.e不应小于所在线路的额定电压
UN
,即UN.e?UN,但需注意:使用限流式高压熔断器时,熔断器的额定电压与线路的
额定电压相同,即:
而不能UN.e>UN
(2)按工作电流选择时所选设备的额定电流IN.e不应小于所在电路的计算电流
I30,即:
UN.e=UN
(4.1)
IN
e
?I
(4.2)
(3)按断流能力选择时所选设备的额定开断电流Ioc或断流容量Soc不应小于设备分段瞬间的的短路电流有效值Ik或短路容量Sk,即:
I
?I或S
?S
(4.3)
4.2.2隔离开关、负荷开关和断路器的短路稳定校验条件
(1)动稳定校验条件 或
Imax?Ish
(3)
imax?ish
(3)
(4.4)
(4.5)
(3)(3)
式中imax、Imax为开关的极限通过电流峰值和有效值(单位为kA);ish、Ish为
开关所在处的三相短路冲击电流瞬时值和有效值(单位为kA)
(2)热稳定校验条件
Itt?I∞tima
2
(3)2
(4.6)
式中It为开关的热稳定电流有效值(单位为kA);t为开关的热稳定试验时间(单
(3)
位为s);I∞为开关所在处的三相短路稳态电流(单位为kA);tima为短路发热假想
时间(单位为s)。
短路发热假想时间tima一般按下式计算:
19
tima?tk?0.05(
I??I∞
)
2
(4.7)
在无限大容量系统中,由于I???I∞,因此
tima=tk?0.05
(4.8)
式中tk为短路持续时间,采用该电路主保护动作时间加对应的断路器全分闸时间。当tk?1s时,tima?tk。低速断路器,其分闸时间取0.2s;高速断路器,其全分闸时间取0.1s。
4.2.3电流互感器的短路稳定度校验条件
(1)动稳定校验条件 或
imax?ish
?ish
(3)
(4.9) (4.10)
esI1N?10
?3
式中imax为电流互感器的动稳定电流(单位为kA);
Kes为电流互感器的动稳定倍数;
I1N
为电流互感器的额定一次电流(单位为A)。
(2)热稳定校验条件
It?I∞
(3(4.11)
式中It为电流互感器的热稳定电流(单位为kA);
t为电流互感器的热稳定试验时间,一般取1s;
4.2.4 高压侧设备选择与校验表
运用上一章节知识,将装置点电气条件与设备比较后,高压侧设备进行初步选定如下表4.2所示。
由下表数据可知设备型号规格校验满足条件装置点,查《工厂供电指导手册得》高压开关柜型号选用:GG-1A(F)型,GG-1A-(F)-11,GG-1A-(F)-54;高压进线侧计量柜型号选用:GG-1A-J。详细见附图里的高压配电所主接线图。其主要设备选择原因及校验过程见设计计算书中一次设备校验章节。
20
表4.2 10kV侧设备列表
4.2.5各车间变电所10kv侧进线回路设备选择与校验表
各车间变电所回路电流计算值如下:
NO.1变电所:回路电流I30=91.51A,电压UN=10KV; NO.2变电所:回路电流I30=57.3A,电压UN=10KV; NO.3变电所:回路电流I30=42.7A,电压UN=10KV;
21
NO.4变电所:回路电流I30=29.6A,电压UN=10KV; NO.5变电所:回路电流I30=24.9A,电压UN=10KV。
此处设备器材均以k-1点的短路电流来进行动稳定和热稳定校验,因此各车间变电所10kV进线回路设备相同。此处只列出第一车间的设备型号,其他车间选用设备型号均相同。各个车间进线的配电柜详见主接线图,检验过程见设计计算书内。
表4.3 NO.1车间10KV侧进线设备选择
4.2.6各变电所低压侧出线回路设备选择与校验表
(1)NO.1车间变电所:低压侧回路电流I30?2408A,UN?380V
表4.4 NO.1车间变电所低压侧进线端设备选择
22
续表4.4
I30?1510.1AUN?380V表4.5 NO.2车间变电所低压侧进线端设备选择
23
表4.6 NO.3车间变电所低压侧进线端设备选择
(4)NO.4车间变电所,低压侧回路电流I30?781.1A,UN?380V
表4.7 NO.4
车间变电所低压侧进线端设备选择
24
表4.8 NO.5车间变电所低压侧进线端设备选择
4.3各车间变电所车间干线设备的选择
车间干线低压开关柜型号均选择:GGD2-(B)系列,详细型号见主接线附录图,其中薄膜车间和单丝车间均选择5个,管材车间选择2个。
表4.9 车间干线设备型号表
25
26
27
5供配电线路的选择计算
5.1总配电所架空线进线选择
5.1.1选线计算
年最大负荷在5000h以上的架空线路且材料为铝的经济电流密度是0.9,按经济电流密度计算导线经济截面?ec的公式:
I'30jec
?ec?169.60.9
I30jec
(5.1)
带入数值计算:?ec=
=
?188.4mm
2
其中:I'30?
?
?169.6A(高压侧补偿后的计算电流)
查询相关附录表:选择最近导线截面240mm2,则选择LGJ―240型钢芯铝绞线。
5.1.2电压损耗的校验
按照规定,高压配电线路的损耗,一般不得超过线路额定电压的5%,由于总降压架空进线属于较短线路,且为地区性供应,所以允许电压损耗?Ual%算的电压损耗满足?U
??Ual。
?5%
,因此计
因为10KV级的电压等级的几何均距为600mm,查《工厂供电设计指导》可得
Ro?0.14?/km
,Xo?0.28?/km,且进线线路长为1km。
计算电压损耗值为:
△U?(P30RO?Q30X0)/UN
(5.2)
代入数值?U?(2706.8?1?0.14?1218.06?0.28?1)/10?72V 计算电压损耗百分值为:△U%?
?UUN
?100%?
7210000
?100%?0.72%<?Ual%
计算电压损耗值小于允许电压损耗值,因此所选LGJ―240满足允许电压损耗要求。
28
5.1.3发热条件的校验
本设计中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为25℃,查《工厂供电设计指导》可知导线截面为
240mm
2
和温度为25℃时的允许载流量为610A>169.6A,因此满足发热条件。
5.2 10kv母线的选择
(1)选择原则: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母线截面并且按发热条件、热稳定度和动稳定度进行校验。
(2)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母线截面,由公式Aec?
I30jec
,式中jec是经济电流密度。
查《工厂供电》资料得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在5000h以上的架空线且材料为铝的经济电流密度为0.9,即jec?0.9(A/mm2),所以所选母线截面为:
Aec?
I30jec
?169.60.9
?188.4mm
2
查《工厂供电设计指导》可选择LMY型矩形硬铝母线的截面为:50?4mm2,该母线在环境温度为25℃时,平放时,其允许载流量Ial为586A。
(3)发热条件的校验:要满足长期发热的条件,安装处的实际载流量Ial要满足:
Ial=KtIal?I30
'
'
(5.3)
式中Kt为环境温度不同于额定敷设温度(25℃)时的校正温度系数;查《工厂供电》可知在温度为25℃时,Kt为1,所以安装处的实际载流量为:
Ial=KtIal?1?586?586A?169.6A,满足发热条件的要求。
'
(4)短路热稳定度校验:
母线通过最大电流I30时的正常温度为:
I30Ial
22
???0?(?al??0)
I30Ial
22
(5.4)
带入数据?0?(?al??0)
?25?(70?25)?
169.6586
2
2
?28.7℃
母线材料的热稳定系数C=87,则满足热稳定的母线最小截面积要求为:
29
C
Amin?Ioc
(3)
?10?
3
(5.5)
(3)
式中C为导体热稳定系数(AS/mm2);Ioc为三相短路稳态电流;tima为短
路发热假想时间。
本设计中,tima为一次进线末端的主动保护动作时间,因为进线电源保护动作时限tB?2.4s,且tB?tima?to,toc为高压断路器的短路时间,一般为0.2s。所以c
tima?tB?t
,Amin=6.38?10??2.4?0.2?
2.s2oc
3
87
?108mm
2
。所以50?4mm2满足
热稳定的要求,短路热稳定校验合格
(5)短路动稳定度的校验:母线满足动稳定度的校验条件为:?al≥?c,式中?al
为母线材料的最大允许应力(Pu),这里硬铝母线(LMY):
?c为母线通过ish
(3)
?al?70MPa
(5.6)
时所受到的最大计算应力,最大应力
?c?
MW
M
(5.7)
为母线通过时所受到的弯曲力矩;
M?
F
(3)
l为母线的档距(l?0.84m);
l
8
(5.8)
W?
hb6
2
hb6
2
(5.9)
,式中b为母线截面的水
W为母线对垂直于作用力方向轴的截面系数,W?
平宽度,h为母线截面的垂直高度。
F
(3)
?
fish
(3)2
la
?10
?7
(5.10)
式中Kf为形状系数,取1,F(3)为母线受到的最大点动力,a为相邻两相的轴线距离,所以有
F(3)?3?1?(9.7?103)2?
0.840.25
?10
?7
?55N
30
母线在F(3)作用力时的弯曲力矩为M?的截面系数W?计算应力为:?c
hb6?MW
2
55?0.84
8
?7
?6Ngm
,母线对垂直于作用力方向
=
(0.004)?0.063
6
61.7?10
?7
2
?1.7?10
m,因此母线在三相短路时受到的
3
?
?35MPa
,因为?al
?70MPa>?c=35MPa
所以该母线满足短路动稳定度的要求。
综上所述,10KV母线选用截面为50?4mm2的LMY型矩形硬铝母线。
5.3车间变电所高压进线选择
5.3.1选择原则与说明
选择原则: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电缆截面,按发热条件,允许电压损失校验及热稳定度校验。
1号车间到5号车间馈出线都选用ZLQ型三芯油浸纸电缆铝芯铅包钢带铠装防腐电缆两回路供电,(电缆为直埋敷设)。
5.3.2各车间变电所引进线的选线及计算
这里以NO.1 变电所引进线为例进行选线校验 (1)计算及选型
计算方法: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电缆截面积
查课本《工厂供电》可得,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在5000h以上的架空线路且材料为铝芯电缆的经济电流密度为1.54A/mm2。
一号变电所回路电流是I30?根据经济电流密度:?ec?
I30jec
S?S?2
?91.52A
?
91.521.54
?59.4mm
线型号:ZLQ20―10000―3×70mm2
查附表知:10KV的ZLQ20―10000―3×70mm2的三芯油浸纸电缆铝芯铅包钢带凯装防腐电缆相关参数如下:
在温度为25℃时,允许的载流量是133A,正常允许的最高温度为60℃。
(2)发热条件校验
31
线路工作最大电流:Imax=91.52A
要满足长期发热的条件,安装处的载流量应该满足:
式中K为修正系数
由本设计在这里的土壤在0.8米深处年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为22℃,可知电缆在流量温度修正系数为1.05, KIal=1.05?133=139A?Imax=91.52A 满足要求。
(3)电压损耗的校验
查表可得R0=0.52?/km,X0=0.083?/km,线路长度取50m(根据工厂平面布置图的比例估算),所以电压损耗值为:
△U=
1411.7?0.05?0.52+1871?0.05?0.083
10
=44.410
=4.44V
KIal?Imax
(5.11)
△U%?(4.44V/10000V)?100%=0.044%<5%
所以电压损耗满足要求。
(4)热稳定校验
在温度为25℃时,电缆允许的载流量是133A,正常允许的最高温度为60℃,电缆通过最大电流Imax时的正常温度为:
???0?(?al??0)
I30Ial
22
?25?(70?25)?
91.52133
2
2
?40℃
查《供配电设计手册》可知C=88,则满足热稳定的最小截面应该为:
Amin?Ioc
(3)
?10?
3
C
(5.12)
(3)
式中C为导体热稳定系数(AS/mm2);Ioc为三相短路稳态电流;tima为短
路发热假想时间。
本设计中,tima为一次进线末端的主动保护动作时间,因为进线电源保护动作时
toc为高压断路器的短路时间,一般为0.2s。所以限tB?2.4s,且tB?tima?to,c
tima?tB?t
oc
?2.4?0.2?2.s2,因此:
Amin=6.38?10?
3
88
?107.53mm
2
所以满足热稳定校验,综上校验结果:选择ZLQ20―10000―3×70mm2的三芯粘性油浸渍纸绝缘电力电缆。另外几个变电所高压引进线电缆选择和校验过程同上,
32
具体结果见表5-1。
5.3.3各车间变电所引进线的选线及计算
1号,2号,3号,4号,5号车间变电所高压侧进线均采用ZLQ20―10000型电缆直埋敷设,所以其选择结果列于下表5.1:
表5.1车间变电所高压引进线列表
5.4车间变电所低压进线线的选择
(1)NO.1 变电所
一号车间变电所低压侧回路电流I?所选母线载流量应大于回路电流
查询(《工厂供电》可查知:矩形硬铝母线LMY―100×6.3,其平放时的载流量是1371A,能够满足载流要求。
(2)NO.2 车间变电所
二号车间变电所低压侧回路电流I=
S3023U
N
?
?2408A
=
9343?0.38
=1419A
查询《工厂供电设计指导》可查知:矩形硬铝母线LMY―80×10,其平放时的载流量是1427A,能够满足载流要求。
(3)NO.3 变电所
三号车间变电所低压侧回路电流I?
?
?904A
33
查询《工厂供电设计指导》可查知:矩形硬铝母线LMY―63×6.3,其平放时的载流量是910A,能够满足载流要求。
(4)NO.4变电所
四号车间变电所低压侧回路电流I?
S?
?684A
查询《工厂供电设计指导》可查知:矩形硬铝母线LMY―63×6.3,其平放时的载流量是910A,能够满足载流要求。
(5)NO.5 变电所
五号车间变电所低压侧回路电流I?
S?
300?456A
查询《工厂供电设计指导》可查知:矩形硬铝母线LMY―40×4,其平放时的载流量是480A,能够满足要求。
表5.2 车间变电所低压进线
5.5低压母线选择
选择原则和校验方法与高压母线选择一致,此处省略选择计算过程。
查表得到,380V母线选用LMY-3(125?10)+80?8,即相母线尺寸为125?10,中性线母线尺寸为80?8。
5.6车间变电所各用电设备进线选择
以1号车间变电所中的用电设备为例 (1)薄膜车间:I30(1)?
S?
?3798A
34
查询相关《工厂供电简明设计手册》附录:选择9根XLQ―3?185的500V橡胶绝缘铜芯电缆,敷设于22℃的土壤中的允许电流为445A。
1)校验电压损耗。由平面图量得变电所至薄膜车间距离约10m,由铜芯电缆的
R0?0.12?/km
(按缆芯工作温度75℃计),X0=0.07?/km,又由于车间
P30?1411.7kW,Q30?1871.1kvar,因此可得电压损耗为
△U=
1411.7?0.12?0.01+1871?0.07?0.01
0.38
=
1.69+1.300.38
=7.8V
△U%?(7.8V/380V)?100%?2.05%
满足小于△Ual%?5%的要求。
2)满足机械强度校验,符合允许最小截面的要求。 (2
)原料库:I30(2)?
S?
?45.5A
查询相关《工厂供电简明设计手册》附录:选择1根XLQ―3?10的橡胶绝缘铜芯电缆,敷设于22℃的土壤中的允许电流为60A。
(3
)生活间:I30(3)?
S?
20?30.3A
查询相关《工厂供电简明设计手册》附录:选择1根XLQ―3?4的橡胶绝缘铜芯电缆,敷设于22℃的土壤中的允许电流为32A。
(4)成品库(一)
:I30(4)?
S?
?50.1A
查询相关《工厂供电简明设计手册》附录:选择1根XLQ―3?10的橡胶绝缘铜芯电缆,敷设于22℃的土壤中的允许电流为60A。
(5)成品库(二)
:I30(5)?
S?
?30.9A
查询相关《工厂供电简明设计手册》附录:选择1根XLQ―3?4的橡胶绝缘铜芯电缆,敷设于22℃的土壤中的允许电流为32A。
(6
)包装材料库:I30(6)?
S?
?20.9A
查询相关《工厂供电简明设计手册》附录:选择1根XLQ―3?2.5的橡胶绝缘铜芯电缆,敷设于22℃的土壤中的允许电流为25A。其余几个车间变电所的车间干线
35
计算过程同上,具体线号结果见个车间干线表格,每车间干线均为XLQ型的橡胶绝缘铜芯电缆。
(1)NO.1 车间变换所各车间干线汇总
表5.3 NO.1变电所各车间干线汇总
(2)NO.2 车间变换所各车间干线汇总
表5.4 NO.2变电所各车间干线汇总
(3)NO.3 车间变电所各车间干线汇总
表5.5 NO.3变电所各车间干线汇总
36
(4)NO.4 车间变电所各车间干线汇总
表5.6 NO.4变电所各车间干线汇总
(5)NO.5 车间变电所各车间干线汇总
表5.7 NO.5变电所各车间干线汇总
37
6供电系统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方案
继电保护是指继电保护设备和各种继电保护设备组成的保护系统,具体的包括:继电保护的设计、整定、调试等技术。继电保护装置是一种能发现并甄别供电系统中电气元件,(电力线路、变压器、母线、用电设备)发生故障或者处于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者发出信号的自动装置。
6.1继电保护
6.1.1 继电保护装置及特性
继电保护由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测量比较部分、逻辑判断部分和执行输出部分,其基本框图如下:
图6.1 继电保护装置的组成框图
(1)测量比较部分,测量通过被保护对象的物理量,通过适当处理后并与给定的值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给出“是”或者“非”的逻辑信号,从而判断保护装置是否应该启动。
(2)逻辑判断部分,通过测量比较部分各个输出量的大小、性质、逻辑状态、出现顺序、持续时间等,是保护装置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判断故障的类型和范围,最后确定是否是断路器跳闸,发出动作信号或者不动作,并将有关指令传出给输出执行部分。
(3)输出执行部分,根据逻辑判断部分来的指令,最后完成继电保护所担负的任务。比如,故障时动作与跳闸并发出信号等。
要完成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必须要区分出供电系统的正常,不正常和故障运行三种运行状态,并甄别出发生故障和出线异常的电气元件。
继电保护的设计应以合理的运行方式和故障类型为依据,并应满足速动性、选择性、可靠性和灵敏性的基本要求。
(1)继电保护装置应尽快的切除故障,以缩小故障范围及减小因故障而造成的
38
电气设备的损坏,保证非故障部分的正常运行。
(2)继电保护装置应有足够的灵敏性。保护装置的灵敏性应根据不利的运行方式和故障类型,进行计算。灵敏度系数Ksen为保护区域发生短路时,流过保护处的最小短路电流与保护装置的一次动作电流之比。
(3)动作于跳闸的继电保护应有选择性,选择性是指首先由故障设备的继电保护切除故障,当故障设备的继电保护或断路器拒绝动作时,才允许相邻保护的继电保护切除故障。
(4)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是指被保护设备的各种故障,都能正确无误的快速的切除,因此处配置的继电保护符合被保护设备的各种故障类型以外,还要靠继电保护的其他几个性质来配合完成。
6.1.2 继电器与继电特性
继电保护装置是由若干个继电器组成的。继电器是一种能够自动执行续、断控制的部件,当输入达到一定的值时,能使其输出的量达到一个预期的变化,如触点的打开和闭合等。继电器有很多的种类,有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功率方向继电器等等。
6.2 电力变压器的继电保护
在电力系统中广泛地用变压器来升高或者是降低电压,同样在本次设计当中,公园变配电站采用了两台干式变压器,为了保证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必须要对变压器装设一定的继电保护装置。
6.2.1 变压器的常见故障及保护类型
(1)变压器的常见故障
变压器的常见故障分为内部故障和外部故障,针对配电站的实际情况,可预见的有变压器温度升高,绕组匝间短路,绕组及其引出线相间短路,外部相间短路引起的过电流,单相接地短路和过负荷等故障。
(2)变压器应当装设的保护
变压器的一般保护类型包括差动保护,电流速断保护,瓦斯保护,过电流保护,
39
过负荷保护,温度保护等。根据相关规定,10kV变压器的继电保护配置如下:
表6.1 10kV变压器的继电保护配置
6.3 电力线路的保护
6.3.1 电源进线的继电保护
(1)装设定时限过电流保护,采用DL-15型电磁式过电流继电器。 1)过电流保护动作电流的整定
Iop?
Krel?KwKre?Ki
?IL?max
(6.1)
I30为线路的最大负荷电流,I30为线路的计算电流,由上已知式中IL.max=(1.5~3)I30?169.4A,Krel?1.2
,Kw=1,Kre=0.8,Ki=200/5=40,因此动作电流为:
,因此过电流保护动作电流Iop整定为13A。
Iop?
1.2?10.8?40
?2?169.6A?12.72A
2)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间的整定
题目中给出变电站10KV配电线路定时限过电流保护装置整定时间为1.5s,所以这里的电源进线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间应整定为1.5s。
3)过电流保护灵敏系数的检验
40
Sp?
Ik.minIop,1
?1.5 (6.2)
式中Ik.min为在电力系统最小运行方式下,被保护线路末端的两相短路电流,
Ik.min?0.866Ik?1
(3)
?0.866?6.38KA?5525.A,Iop.1为动作电流折算到一次电路的值。
Iop?1?IopKi/Kw?13A?40/1?520A
,因此其灵敏度系数为:
?5525520
?10.62>1.5
Sp?
Ik.minIop.1
满足灵敏度系数的要求。
(2)装设电流速断保护,利用GL-15的速断装置。 1)电流速断保护动作电流(速断电流)的整定
Iqb?
Kre1Kw
Ki
Ik.max
(6.3)
式中Ik.max为被保护线路末端的三相短路电流,这里Ik.max=6.38KA,Krel?1.2,
Kw=1,Ki=200/5=40,因此动作电流为:Iqb?
1.2?140
?6.38?0.191KA
,因此动作电流
整定为200A。整定的速断电流倍数nqb?
2)电流速断保护灵敏系数的校验
Sp?
IqbIop
?
20013
?15.3。
Ik.minIop,1
?2 (6.4)
式中Ik.min为在电力系统最小运行方式下,被保护线路首端的两相短路电流,
Ik.min?0.866Ik?1
(3)
?0.866?6.38KA?5525.A,Iop.1为速断电流折算到一次电路的值,
Iop?1?IopKi/Kw?13A?40/1?520A
,因此灵敏度系数为:Sp?
Ik.minIop.1
?
5525520
?10.6>2,
满足灵敏度系数的要求。
6.3.2 车间变电所高压进线的继电保护
以NO.1车间变电所高压进线为例,其他车间变电所高压进线的保护方案与NO.1车间变电所高压进线保护方案相同。
(1)装设定时限过电流保护,采用DL-15型电磁式过电流继电器。
41
1)过电流保护动作电流的整定
Sp?
Ik.minIop,1
?2
(6.5)
I30=91.5A,Krel?1.2,Kw=1,
式中IL.max=(1.5~3)I30,I30为线路的计算电流,
Kre=0.8,Ki=150/5=30,因此动作电流为:Iop?
1.2?10.8?30
?2?91.5A?9.15A
,因
此过电流保护动作电流Iop整定为10A。
2)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间的整定
t1?t2??t
(6.6)
式中t1为后一级保护的线路首端发生三相短路时,前一级保护的动作时间;t2为后一级保护中最长的一个动作时间,这里取0.5s,?t为前后两级保护装置的时间级差,对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取0.5s,前一级保护动作时间为2s,故?t?0.5s,所以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间整定为1.5s。
3)过电流保护灵敏系数的检验
Sp?
Ik.minIop,1
?1.5
(6.7)
式中Ik.min为在电力系统最小运行方式下,被保护线路末端的两相短路电流,
Ik.min?0.866Ik?1
(3)
?0.866?6.38KA?5525.A,Iop.1为动作电流折算到一次电路的值。
Iop?1?IopKi/Kw?10A?30/1?300A
, 因此其灵敏度系数是18.41,满足要求。
(2)装设定时电流速断保护,利用DL-15的速断装置。 1)电流速断保护动作电流(速断电流)的整定
Iqb?
Kre1Kw
Ki
Ik.max
(6.8)
式中Ik.max为被保护线路末端的三相短路电流,这里Ik.max=6.38KA,Krel?1.2,Kw=1,
Ki=150/5=30,因此动作电流为:Iqb?
1.2?130
?6.38?0.255KA
,因此动作电流整定为
260A。整定的速断电流倍数nqb?
IqbIop
?
26010
?26。
42
关于工厂供电论文汇总 12
这次能有机会去工厂实习,我感到非常荣幸。虽然只有一个礼拜的时间,但是在这段时间里,对于一些平常理论的东西,有了感性的认识,感觉到受益匪浅。
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的一些总结以及心得体会。在以后开展自身的工作,以及在对客户的沟通应对上,希望能有所借鉴。
亚泰(东莞)木业位于东莞大朗镇,占地24600平米,员工600多人。近十多年的制造历史已经发展成一家具有专业规模的木制品专家,在东莞制造业发达的地区也小有名气。
走进厂区,只见洁净整齐的环境和次序井然的工作程序。虽然是国内的制造厂家,但是,到了车间,看过那些先进的流水线,那些熟练的技术水平,完全会感觉到现代化的管理。作为木质产品的制造厂,一些诸如木屑的飞扬,机器的喧嚣以及混合着的胶水味油漆味等问题,都是难免存在的,但是工厂已经把这些都尽可能的减少到最低限度了。走在车间,这些大多的木制厂家所面临的严重问题似乎在我们工厂并没有太大的困扰,反而是那些管理和效率吸引了大多的参观者。
工厂有自己的作息时间,并且都会严格遵守。就连中午休息间隙,每个工人都会把自己得区域整理得井然有序,这样的自觉整理也是工厂之所以能保持洁净的原因之一。在用餐问题上,工厂也有自己的特色。那就是上至高层主管下至普通工人,吃的饭菜一律相同,没有任何的特殊化。
如下几点是在工厂实习期间,就我的工作需要,主要学习到的一些知识以及由此得到的一些心得。
(一)木材的选用
工厂最常用的木材还是红木(非洲花梨木),枫木(美国),胡桃木。大多都是从国外进口,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司的报价要比国内同等厂家的价格要高的原因――正是“一分价钱一分货”。
mdf板也是常用的材质之一。我司很多产品也都可以选用mdf贴木皮来达到仿实木的效果。对于一些想节省成本的客户来说可以推荐一用。
这些常规木材在仓库里都备有一定数量的库存,其他的木材也有备量,但是一般都要尽量推荐选用常规木材(除非客户定购的产品数量庞大值得工厂采购另外一些昂贵的木材),这对于工厂的加工技术、生产周期、生长成本等都会有所帮助。
(二)加工方面
工厂所采用的机器都比较先进,一般来说都是机器自动操作,比如comc数控机,万能圆锯机,立轴机等。所以,只要操作得当,人员安排合理,一般都能产生较高的效率(一般来说,都需要熟练人工)。
虽然说工厂对于大多数的木制产品都能生产,但是以后在和客户沟通过程中,在尽量满足客户要求的同时,还要尽量站在工厂的立场上考虑。比如,可以向客户推荐一些外形相同,但是做法简单,结构清晰的样品。这对于工厂来说不但可以降低成本,而且还可以提高效率。
(三)喷漆加工
白身加工完成以后,应尽快转入喷漆车间,否则木材会变形。喷漆的流程为:着色(给产品上底色)dd底漆dd面漆。喷底漆到喷面漆的过程中还要有磨砂的工艺。
底漆又nc漆和pu漆之分。工厂常采用的底漆是nc漆,因为pu漆的成本要比nc高,而且如果喷pu漆的话要求的环境也比较高,必须有无尘房才可以。一般都会推荐客户用nc漆。
喷漆加工的时间一般为两天左右。但是虽然所花费的时间不长,但是一张订单的完成,工厂都会把每道环节都会安排到位。因此,在和客户确认订单的时候,一定要把每个要求都确认完整。有些客户在白身做完以后,油漆没有确定,这样搁在一边的话,不但产品容易变形,而且也影响了订单的进度,给工厂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四)镭射和丝印
目前工厂的最大镭射尺寸为:320×320mm,最小为:1.5×1.5mm
镭射后可以上色,最常见的是上黑色,上完黑色,可以使镭射图案更清晰。但是一般不推荐客户镭射后上色,这样的话会增加成本。镭射的费用是视镭射图案的复杂程度而言的,一般来说都是每件产品1块钱。 丝印也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是它的要求是丝印的表面要光滑。
要求镭射或者丝印的话都会要求客户提供图片,最好是电子文档。
(五)包装
包装是成品完工前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一个产品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包装工序包含了产品的简单组装、包皮、包绒布、五金件的装配、包装物的制作、对产品的前道工序的品检、产品的包装。
质量是品质的保证。因此,我们工厂对质量也有严格的把关。一般一道包装的流水线上都有二到三个品检人员进行严格的产品检验,从产品的去尘、五金和玻璃制品的质检到最后的装箱,每个细节都会有工人严格的操作标准。对于一些外销客户来说,对于产品都会比较挑剔,但工厂都会满足这些的要求。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工厂的产品会有质量的保障,在产品上很少出现质量纰漏的原因。
而同样是国内订单的话,往往会有一些刁蛮的客户,在产品没有品质问题的时候却还要挑一些小“瑕疵”。对于这些问题,我觉得除了要和客户解释清有些是因为木质品本身的问题之外,还要让他们了解我们工厂对于质量方面的控制要求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的,很多质量问题的产生很可能实在运输过程中的碰撞和野蛮运输。
当然,为了避免在运输途中的损坏,在采用一般的安全包装下,除了用一些常规包装物(纸盒、纸箱、礼盒、海绵、保力龙、珍珠棉、拷贝纸、气泡袋、胶带等)外,还可以在纸箱六个面用保力龙板保护。
(六)其他配件
五金是常用到的配件。因此,对于一些常规的五金件,诸如一些合叶、铜扣、铜脚等,工厂都会采购一定的数量以备库存。另外像一些在笔上五金件,工厂自己也有制造的能力,很多都可以独立完成。另外像eva之类的,也都需要另外采购。
这次的实习,让我了解到了工厂的规模水平、生产流程以及一些常规产品的制作,在以后的业务操作中相信会有较大的帮助。
另外我觉得一方面在工厂供货给我们的同时,另一方面也要积极配合工厂,把双方的工作都做好。同时,自己也还要不断的学习产品的知识,服务好客户。公司整体的业务水平提高了,才能开创出良好的业绩。
很多大学生实习都是到农村中或是去公司、进单位,很少有直接下工厂的,这是因为工厂一般都很嘈杂,而且还是比较脏乱,所以都不愿意去。其实我觉的要是去工厂实习,能更好的接触到产品是如何生产出来的,还有对实习生是很有挑战性的,如果做的好将很有成就感。
我就是在这样的想法下决定走进工厂实习的,不为别的,就为走进工厂能够更近的接触到生产第一线,看到工人们在那里忙碌,我也会替他们感到忙碌的。就这样我走进了工厂。
为期两周的金工实习结束了,可那轰隆的机床声、炽热铁块在水中冷却时的汩汩声、锻造时的撞击声,以及师傅们爽朗的笑声,依旧萦绕于耳边;闪亮的火花、刺眼的弧光、金属的光泽,还有师傅们的笑脸,仍不时浮现于眼前。要问此刻是什么感觉,我只能回答:蓝领的感觉!
实习开始前上了半天的理论和安全教育课,这多少让我开始有些紧张。说实话关于车床的知识,我并没有掌握多少,大屏幕上机器复杂的影子也让我头晕转向,颇有望而生畏之感。更可怕的。是,安全教育的片子里不断播放意外事件的实例,让我倍感担心,似乎来这里实习生命必将悬于一线。实践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不过多难,我想我也会和别人一样挺过去的。
实习的第一个工种是铸造,也是留给我最深刻印象的。说白了,那天的实习任务就是“玩泥沙”;但这可是专业地“玩”。以前总纳闷那些一模一样的东西是怎么弄出来的,觉得很玄乎;现在知道它们很多是可以通过铸造来生产的。在师傅的指导下,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模具弄出来。看着自己的作品,心中油然升起成就感,以至最后要拆毁时几次下不了手。
第二天的工种是电火花加工,它是在加工过程中通过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脉冲放电间的电腐蚀作用进行加工的一种工艺方法。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设计工件,并把工件放置好,对好刀,其他事情就交给电脑完成了。电火花加工使我第一次亲眼见识并运用现代化先进工业设备的,原来“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并非空话!
接下来是热处理实习,它是指金属材料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各不同方式的冷却,改变内部组织,获得所需性能的工艺方法,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和表面热处理等。鉴定金属的属性,尤其是含碳量,可观察火花的特性而得。把一金属块放到飞速转动的砂轮机上打火花,从节花、颜色、线型等可把金属大致归类。原本觉得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火花居然匿藏着这些玄机,真让我大开眼界。
锻造实习的那一天,是我最累的一天。一天的努力,把一段铁圆柱锻造成一块六角形的零件,看似简单,当中的付出只有我们这些“业余工人”才能体会得到。空气锤固然神奇,一下子就把铁柱锤扁了;但精细的加工,如把铁块打成六角形,还是得用传统的人工打铁。在一锤一锤的铿锵之中,我平生第一次感受到“锻炼”的最原始含义。只有经历重击,忍受苦楚,棱角才会显现,光辉才会耀眼。
离开工厂,心中总有一句言简义深的话:纸上得来终觉浅,投身实践揽真知。
现在回来写我的实习报告,感觉自己仍然置身与工厂之中,在师傅的帮助下努力的做着东西,那电扇火光的感觉真的是很刺激,我临走时都不舍的走了,就是想多学点东西。其实我所学的专业和进工厂几乎不搭边,可是我学的就是那种感觉和那种事必躬亲的样子,看到自己作出来的东西,怎么都觉得很顺眼。
在这期间使我养成了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被它吓倒,从不轻言放弃的品格。人要想实现自身的价值一定要顽强坚持的性格,勤奋努力的生活作风,而且还需要随时都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这样你就可以做到不管遇到什么挫折,什么困难,你都可以克服,即使遇到失败那也是短暂的,你完全可以吸收经验教训,再次站起来
我坚持认为大学生就应该在假期的时候应该出来实习一下,这样对我们以后在社会上成长有很大的好处,在社会上很好的生活也是一门学问,学不好的话就会在社会上混不好,穷困潦倒一生。每个人都不会看到自己将来是这个样子,所以你就必须得走出去,看未来,学习更多的知识和学问。我相信每个人都不会混的差的。
工厂供电系统无功补偿技术研究论文 13
2.1 使用电力电容器作无功补偿。
工厂中最常使用的方法是安装一个电力电容器, 将未做功的电流进行做功处理, 这样就可以很好的降低电流的无功效率, 经济便捷, 很受工厂的欢迎。
1) 低压分组补偿。这种方式是通过在配电车间安装电力电容器, 在供电部位就进行电流做功补偿, 可实现单体补偿和混合补偿, 是一种经济实惠的措施, 是工厂最常用的方法。
2) 个别补偿, 也称就地随机补偿, 这种方法有着很多的局限, 主要分为以下三点:
一是要安装位置要正确, 既必须安装在合格的位置上面, 安装不当效果就不会那么好。二是电流做功功率不能超过0.9, 超过0.9就会损坏这机器。三是要选择合格的适当的补偿电容器, 这些要求相对较复杂, 所以工厂使用的较少。
3) 高压集中补偿, 这种方法耗资较高, 不适合工厂使用, 所以不推荐使用。
2.2 使用同步补偿器作无功补偿。
同步补偿机, 它的工作原理是运用过励磁运行的原理, 使用过励磁吸收电路运行过程中的无功电流, 这是一种相当有效的措施, 能够均匀的调节电网电流做功, 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措施, 能够做到均匀供电, 但这这种方法也有它的弊端, 那就是它的运营成本较高, 而且后期的维护成本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这就造成了工厂大多不敢用的局面, 方法虽好, 但代价太高, 除了一些大型的供电设备, 这些相对来讲性价比合适, 很多时候都是不使用这种方法的, 而对于工厂来讲, 也不推荐使用。
3 提高自然功率因数
工厂的设备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工厂设备的使用比是造成无功功率的关键, 那么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根治工厂设备不做功的根本, 下面提出了两种建议, 希望能够帮助解决这一现象。
3.1 选择合适的电动机, 在进行电动机的选择时, 电动机的规格和型号、使用效率和最大电流时的运营情况是选择电动机最主要的考察项目, 在进行电动机的厂家选择时, 要避免使用闭封式电动机, 这种电动机的使用效率低, 而且容易损坏, 维护成本高, 而且在工厂设备的运行中, 若设备的使用效率长期处于50%以下时, 就要考虑更换更小型号的设备了。
3.2 选择适合的变压器。变压器在工厂的运营过程中是最能进行无功运营的了,平时工作无功效率就达到总无功效率的25%, 而在全部设备停用的情况下时, 无功效率更是达到了80%, 这是一个极大的浪费, 想要实现用电效率的提高, 选择合适的变压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要综合的考虑到电压器的台数, 型号, 运营方式等方面, 确保变压器的使用效率最大化。
4 无功补偿注意事项
谐波的有效抑制。电容器在对抗谐波方面有着一定的抗衡作用, 但是它在抗衡的同时又会放大谐波的负面作用, 相当于是一把双刃剑, 这就需要一定的人为控制, 严格控制电容器的数量, 在电容器对抗谐波方面,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给易受谐波损坏的电容器串联一个抗谐波电容器, 中和谐波的损害。
2) 在换流的部位接入一个滤波器, 消除谐波。
3) 给母线Pr使用微电脑消谐装置。
4) 提高变流器的使用电流, 提高使用效率, 降低使用低段谐波的使用, 从根本上减少谐波的产生。
参考文献
[1]王雨。工厂供电系统无功补偿问题研究[J].技术与市场, (6) :65-66.
[2]赵敬涛。试论无功补偿在工厂供电中的应用[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3) :21-22.
[3]侯丽倩, 马辉, 孙兴盛。浅谈工厂供电中的无功补偿[J].中国科技博览, (35) :167.
关于工厂供电论文汇总 14
首先我们出发到化工厂认识实习,这次能有机会到公司实习,我感到非常荣幸。虽然只有2个月的时间,但是在这段时间里,在带队老师和工人师傅的帮助和指导下,对于一些平常理论的东西,有了感性的认识,感觉受益匪浅。这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我在此感谢学院的领导和老师能给我们这样一次学习的机会,也感谢老师和各位工人师傅的悉心指导。
所有的同学集中到一个教室里,工厂的技术骨干师傅给我们讲了化工厂的安全问题。原来在学习中也知道化工产品中有很多危险性很大,但通过工人师傅的讲解,我们还是很震撼,尤其是她讲的那些事故实例,更是让我们吓了一跳,也提醒了我们应该更加注意安全。
我们去实习的三个班专业是分析检测方向的,所以工人师傅重点给我们讲解了化工产品的质量检测。工人师傅还给我们介绍了三大支柱产业硫酸工业、钛白粉、烧碱工业的工艺流程。到此,认识实习的理论部分全部讲解完了,接下来就是进厂参观了,我们大家都很期待,作为一个化工人,我们这是第一次进化工厂。在工人师傅的带领下,我们分别参观了钛白粉生产车间,硫酸生产工厂和烧碱制备车间,工厂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好,我们没有看到那种自动化生产设备,看到的只是五六十年代的一些破烂的设备。上下楼梯的时候也得小心翼翼,担心会把他们那些生锈破烂的钢铁楼梯踩断翻下去,那就得不偿失了。工厂上空灰蒙蒙的一片,能见度不见烟囱顶。最让人受不了的是那种味道,那不是刺鼻,那是相当的刺鼻,有一种窒息的感觉。
三天定点到各个车间实习分析检测,五人一组,我被分到了磷肥厂实习。在磷肥厂,分析师主要是分析磷矿品位(磷矿中的有效磷)和磷肥中的磷含量。我们实验室用的是电子天平,虽然上课时老师介绍过分析天平,但没使用过,所以对那东西不太会使用,称量就花了将近半小时。接下来,每天就开启正式的实习,期间遇到不懂的就向师傅请教,他们也很乐意的去教导我们。
公司很大,也很有实力,但我个人认为,仍然存在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首先是环境问题。虽然这几年国家对环境的抓控很严,企业也投入了不少财力和精力来抓环保,但环境仍然很差,空气质量极其恶劣,对周边环境伤害也很大。其次是设备、厂房更新问题。很多设备是刚建厂时建造的,现在还在使用,已经五六十年了,存在严重的老化问题,再不更新,企业将难以跟 最后就是精简人员的问题。精简人员也与设备的更新、自动化生产有很大关系,如果能实现自动化生产,自动化检测,可以大大提高效率,精简人员。其他车间我不知道,就我们最后三天去的磷肥厂分析检验室,就存在严重的人员冗杂问题,那个分析室至少有10人,大部分是坐在那里吹空调、聊天,无所事事,一周只去三四天。据我分析,那个分析室有三个人足矣,工作时间绝对不会超过国家规定的八小时制,而且极其轻松。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也算真正和化工行业有了一次亲密接触。总之,还是那句话,我们受益匪浅。
高职学生工厂供电毕业设计的选题 15
摘 要: 本文着重阐述了高职学生在电气技术专业工厂供电毕业设计选题中需要注意的原则,并介绍了设计任务书编写中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 工厂供电毕业设计 选题原则 任务书编写
工厂供电毕业设计主要根据待设计工厂的电力负荷基本资料,作出该厂地面降压变电所的初步设计,高职学生以10KV变电所设计为主,设计内容包括主接线的设计、负荷计算与变压器选择、短路计算和高压电器的选择、变电所的防雷及变电所的布置等。在设计中要以实际负荷为依据,以变电所的最佳运行为基础,按照有关规定和规范,完成变电所的设计。通过毕业设计,学生能掌握降压变电所设计的主要步骤、方法,同时还可以提高计算机作图、文档使用等多方面的能力。
一、毕业设计的选题原则
1.依据电气专业综合训练的要求选题
高职理工科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接受本专业教育的最后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的一次综合性的检验。毕业设计的选题应在学生的专业范围内多方位、多角度地选取,可以是单一学科的,也可以是多学科综合性的,如果有可能,最好是依托就业,具有实践意义,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创造能力及适应能力。高职学生以工厂供电设计为题的毕业设计,选题可以多样化,既可以是工厂中总降压变电所电气设计,又可以是高压配电所或车间变电所设计,还可以是车间动力或照明设计,更可以是民用建筑电气设计,等等。
2.选题应结合工厂供电实训
在工厂供电专业教学中,应有一周的实训课程,所以毕业设计的选题资料应尽可能地结合试训中的工厂或生产实际,但不一定都要直接来自实际的工程。有条件的话,可以适当在实训的工厂或是学生即将就业的单位由学生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收集设计的选题资料。最好是由指导老师结合实际自拟的模拟性的设计题目,同时布置设计任务。总之,选题资料的来源不拘一格,可以结合实际真题真作,甚至可以设计并制作出来,但作为工厂供电设计这一类工程设计,只能是真题假做或者假题假做,也就是模拟设计,目的使学生在工作之前对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有一个综合提高。
3.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独立设计计算能力
毕业设计的选题,应尽可能做到一人一题,但学生在完成时可以是多人一题,共同完成规定的设计任务。但在完成设计时,必须强调分工协作,各有侧重,以充分发挥各人的水平和体现各人的能力。选题份量不大且学生有能力一人完成的,则不宜多人同做,以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设计计算能力。
4.毕业设计的时间选择
课程设计的选题与设计时间应提前规划好,特别是高职学生在毕业设计的深度和广度上应区别于本科学生。所以指导老师在下达设计任务书时,必须认真考虑这一点。
二、工厂供电毕业设计任务书编写
选好题目之后的关键是顺利完成设计任务,任务书应符合设计的基本要求,具备设计题目、设计要求、设计依据、设计任务和设计时间等,同时还应有设计的变电所主结线图和变电所平、剖面图等。设计完成的顺序也是按照规定依次进行的,首先要求学生根据设计的基本要求对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原始数据的分析,其次进行负荷计算等多项基本任务,最终得出设计中设备和结线选择结论。
在任务书中设计任务一项是关键,学生也可以单独把此� 完成设计实际核心任务是设备和主结线的选择,所以为了更合理地选择必须进行如下工作。
1.首先是对变电站变压器的负荷计算和无功补偿进行系统的计算,根据对变电所的负荷状态和自然条件来对负荷计算进行系统的计算分析,而电容器组总容量的确定是对补偿电容器进行计算的前提条件。在变电所的选型中根据负荷的计算确定主变压器的台数、容量和型号,并通过计算确定无功功率补偿的方式。在设计主变压器选择上,应考虑该工厂规模增加的需要为其留出了扩建的空间。
2.电气主接线设计是变电所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构成电力系统的主要环节,主接线的选定直接关系着变电所电气设备的选择和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的确定,是变电所电气部分投资大小的决定因素。结合原始资料分析,以及各种接线方式的优缺点,适用范围进行综合比较,确定出最终高压侧和低压侧的接线方案。
3.短路计算是工厂供电电气设计重要的环节,因为它对电气主接线、电气设备、继电保护、接地方式的选择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应在充分学习短路计算的方法和电力系统的短路计算知识之后,利用标值法完成设计中的短路计算部分,同时生成短路计算表。
4.导体及电气设备选择是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因电力系统中各种电气设备的作用和工作条件并不一样,具体的选择方法也不完全相同,但是对它们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电气设备要能可靠地工作,必须首先按正常工作条件进行选择,并按短路状态来校验动稳定和热稳定。并且在满足运行的情况下,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电气设备主要从母线、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等几个方面选择出最佳方案。
5.高压配电装置在电力系统中担负着接受和分配电能的作用,对配电的基本要求和设计原则有所了解,为自己的设计作较合理的布置。
6.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继电保护方面,继电保护的作用应满足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等基本要求。继电保护主要分为电力线路保护、电力电容器保护、电力变压器保护等,通过比较计算选择最好的保护方式。
7.为了确保变电站的安全,结合防雷保护的知识,设计防雷和接地保护措施。
8.最后参考相关的设计规定和规范。根据《电气 AutoCAD》书籍知识,了解我国在发电厂设计工作中电气具体的布置规划,同时参考其绘图、编号等要求,为自己的设计绘制主接线图、平面图和断面图。
在完成设计计算任务的过程中,要注意适当列表,比如主结线方案对比和短路计算的列表都是必要的。另外,在工厂供电设计必须讲究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必须遵循国家的最新标准和设计规范的要求,所以指导老师必须为学生提供最新的国家标准和设计手册。
参考文献:
[1]刘介才。工厂供电设计指导[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陈小虎。工厂供电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王俊
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对策论文 16
2.1安全制度制订及执行力监督管理精细化
良好的制度是确保供电企业安全、有效运行的关键,在供电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想要得到有效的安全保障,最重要的是先从制度上入手,因为任何活动都离不开制度的约束,因此不仅要注重对制度制订的精细化管理,还需要对其执行理念和执行方式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完善,确保每个执行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力求制度的制订和执行的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同时还需要强化制度执行理念,推动制度执行力建设,结合实际情况,提高供电企业的制度执行力,为供电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保障。只有制度规范上进行了改变,才能使得供电企业的生产过程从根本上发生显著的改变。供电企业在进行安全制度管理精细化工作时,首先要做的就是考察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的方方面面,通过与生产实际结合的手段,不断健全和完善供电企业的相关制度以及规定,做到每一项要求都可以真正地符合现实中安全生产的要求,促使每个工作人员都能够认识到这些要求对安全生产起到的作用,这样才能够规范工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行为,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促进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供电企业一旦建立了健全的安全保障制度,就必须监督生产过程中各项安全生产管理程序得到规范和落实,务必做到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有相关的安全生产规定做依据,保证每个生产环节的生产安全都可以得到保障。此外,还需要构建和完善执行力监督管理工作制度,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对制度执行工作和各级工作职责进行不断的补充和完善,加大“技防”的投入力度,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权利,从而实现供电企业制度执行各个环节的精细化管理,提高供电企业的执行力度,使制度建设真正能够为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2.2安全教育培训精细化
工作人员是供电企业进行生产工作的主体,只有所有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专业素质得到了提高,才能够全方面地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得供电企业安全生产处于可控在控状态。在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中,一定要做到以企业制定的安全规章制度为主,工作人员要能够详细了解其参与的工作过程中,相关安全规章制度的要求内容,加强其把相关的安全规章制度应用到实际生产过程中的能力,使得安全规章制度可以在工作人员手中得到真正有效的实施,对于有些对生产过程生疏的新入工作人员,供电企业应该做到不急于让他们参与到实际生产活动中去,要保障其安全意识真正达到了生产工作的要求,这些新进来的工作人员才可以充分地放开手脚工作,才能够放心地让其在确保绝对安全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在提高新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水平过程中,供电企业可以实施“师带徒”形式,新工作人员在陪同师傅工作之中就可以观摩技艺熟练的老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操作,使得新入的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在工作人员充分熟悉企业相关安全规定的前提下,供电企业还要加强对工作人员安全技能的培训,通过实地操作、言传身教的方式,保证每一项安全技能都可以与现实生产工作联系在一起,确保工作在一线的人员可以熟练地应用安全技能,并且提高其自我保护和互保能力。在安全教育培训过程中,相关的安全事故学习和危害因素的辨识也是不可缺少的,通过讲座的方式,让工作人员对各种安全事故及危险因素的危害有个直观的了解,使得工作人员确实认识到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消除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侥幸心理,确保工作人员在以后的生产过程中,无论何时何地都有意识地使用最严格的'安全措施来武装和保护自己。
2.3安全监督检查精细化
在供电企业的生产、运行过程中,想要生产运行的安全得到保障,仅仅依赖工作人员的自我要求还是不够的,即使再老练的工作人员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操作失误以及懈怠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供电企业的安全监督检查制度来进一步保障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通过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可以促使生产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得到及时消除,使得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人跟踪和鞭策,从而得到最终的闭环解决,这是防止隐患酿成安全事故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做好安全监督检查的精细化管理,要做的是对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细节都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控制,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每个安全隐患都可以及时被发现,并且尽快得到解决。在安全监督检查的执行过程中,安全监督检查人员要真正地深入到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去,真正从源头上避免安全隐患的出现,并且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现安全问题,要及时向上级安全管理部门进行汇报,使得安全问题可以得到最快速的解决,并且还要对安全隐患等问题的解决情况记录在案,在工作总结考核阶段,将安全隐患等问题的解决处理闭环情况记录在案,作为评定每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实绩的依据,根据制度要求实施相应的奖惩,使得安全监督检查制度不但可以排除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且还对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进行监督,确保所有工作人员及生产设备,在生产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得到全方位的保障。在生产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难以评判的安全事故问题,安全监督检查管理部门一定要依据“四不放过”的原则追究到底,使得安全责任真正落实到个人,并对其做出最正确的处理,以此来提高供电企业安全监督检查的权威性和公平、公正性。
2.4安全生产基础精细化
想要提高供电企业安全生产能力,还要保障企业生产基础的质量,在供电企业生产过程中,其生产设备的质量对整个生产过程的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供电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做好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由于供电企业目前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想要提高供售电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要大量引入先进的新设备。在设备的引进过程中,一定要对引进设备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每一台应用在生产过程中的设备质量保持着优良的工作状态。此外还要健全生产设备的管理制度,要对应用在生产过程中的每台设备都进行有效的管理,设备的维修、保养、使用都形成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并且还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试验、测试,确保每个设备的使用质量处于健康、良好状态。
2.5安全计划的精细化
供电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要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确保电网和设备安全运行,以不发生人身事故为前提条件下,做好安全生产计划的精细化管理工作。按照“三个百分之百”要求,激励全体员工参与其中,坚持全方位控制,注重过程治理,对各个环节的安全进行全面、系统的计划,以更好地确保供电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对于供电企业生产计划的精细化管理来说,要力求作业高效、生产有序、行为安全。抓实生产计划治理工作,从而确保安全生产处在稳定可控的范围之内。安全计划的精细化管理,可以实现对自身现状、全局工作和相关问题的有效把握,并确保各个生产环节工作计划的合理性、科学性、严肃性和可操作性,保证安全生产计划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还需要加强对安全生产计划的编制、计划执行情况的全面、系统考核,以保证供电企业的生产经营正常、有效运转,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确保企业各个环节的安全生产处于安全稳定状态。此外,反措、安措是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的重点内容,也是安全生产计划编制的主要标准,因此要求供电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安全生产计划的有效编制,从而保证供电企业的有序发展。检修计划、停电维护计划是供电企业安全生产计划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对供电企业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指标和经济指标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对其给予高度的关注。
3结语
目前在巨大的电力需求压力下,供电企业的生产、建设和运行维护工作质量必须要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但是在提高的过程中,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也要得到相应的提升,只有确保了企业的安全生产,才能使得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得到有效提高,在目前的管理手段中,精细化管理是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及经营效益的重要手段。因此,供电企业必须要提高精细化管理能力,使得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可以得到整体性的提高。
作者:刘宏明 单位: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阳江阳西供电局
参考文献:
[1]赵智韬,伴建忠.实施“四化”推进供电企业管理创新[J].华北电业,,(4).
[2]刘敬.开展基层农电安全管理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9).
工厂供电论文范文 17
浅谈工厂供电节能
摘 要:鉴于工厂供电节能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论文深刻研究了目前工厂用电的现状,指出了大部分工厂都存在不节约用电的情况,这不仅增大了工厂运营的成本,而且还极大的浪费了电能。同时,论文提出了相关工厂可以从降低设备配置、淘汰老旧设备、严格管理用电等方面节约供电,从而使工厂全方面践行供电节能策略,促进我国工厂的节能发展。
关键词:工厂供电节能;供电节能的意义;构成因素;治理措施;
随着工厂的现代化和科技化发展,工厂电能消耗越来越多。但是,很多工厂除了日常工作必须的电能消耗外,由于电能节约意识差,还引起了很多不必要的电能消耗。这不仅增加了工厂在用电方面的支出,还严重阻碍了我国能源节约的可持续发展步伐。因此,降低工厂的电能消耗非常的必要。相关部门应该在工作中及时发现引起电能消耗增多的因素,并针对性的制定相关措施,从而降低工厂不必要的电能消耗。以下主要围绕着加强供电节能的重要意义展开简单的分析与探讨:
一、简析供电节能的意义
正常用电不仅可以保障人民的正常生活,而且还有利于促进我国供电需求的平衡发展。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用电器的大范围普及,某些特定时间段常常出现供电紧张的情况,这极大的影响了人民的正常生活。例如,在夏季,由于天气炎热,空调的使用会大幅度增多,而且空调的功率相对较大,导致夏季经常出现停电、跳闸等情况,为用电安全埋下隐患;春节期间,为了营造出喜庆的节日氛围,很多地方的灯具和装饰都会长时间通电,使电量消耗大大增多;大部分工厂由于生产需求,每时每刻都会产生大量的电量消耗等。因此,电量消耗成为国家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一旦出现停止供电的情况,将会给必须依赖电力支持的生产部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不仅如此,还会极大的影响人民的生活质量。所以,在保障正常需求的情况下,尽可能的节约电能消耗对于社会发展非常的重要。相关部门应该深刻领悟到供电节能对于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并且及时制定合理的用电制度,从而保障特殊阶段的用电平衡。
二、造成工厂电量消耗增多的原因
工厂是一个用电集中地,造成工厂电量消耗增多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不能忽略的就是工厂设备的电能消耗。因此,本论文从工厂设备系统方面入手,寻找造成工厂用电消耗增多的原因,从而有利于针对性的节约电能。
(一)容量配置不合理的变压器造成电量浪费
对于大部分工厂而言,电能消耗的主要原因是工厂设备的电压器损耗。而引起电压器损耗的原因大多都是设备变压器的容量配置与实际所需严重不符。例如,工厂的设备功率和电器设备由于生产需求发生了改变,但是相关的用电设备管理者并没有及时更换与目前设备相符的变压器,使变压器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用电设备,从而造成不必要的电能损耗;工厂没有按需购买相符的变压器,大都为了避免频繁更换变压器,尽量选择容量较大的变压器,但是如果相关设备的电能需求小于变压器的电能容量,就会产生额外损耗,最终导致不必要的电能消耗。
(二)工厂的实际需求低于设备配置造成电量损耗
大部分工厂为了日后设备的更新,对于电器设备大都按照最大额定功率和电压设计,从而造成由于输出功率远远大于设备所需功率而引起的电量严重浪费的现象。例如,我国工厂设备中最消耗电能的设备是电机,但是据统计,其有效利用率从来没有达到百分之百,很大一部分的电能消耗都是由于自身震动、铜和铁的损耗等产生。因此,工厂应该尽可能按照自身生产的工作需求配置相符合的机械设备,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电量损耗。
(三)管理者的节约用电意识差
设备的配置和相关用电制度都是由相关的用电管理人员把控。因此,为了在工厂生产过程中降低电量损耗,必须要求相关的管理人员有一定的节约用电意识。大部分电器管理者在工作中只考虑设备的正常运行,几乎不会考虑利用任何措施来降低设备的电量损耗和生产成本等问题。不仅如此,电器设备的管理部门还存在考核制度模糊、职责分配不均衡等问题,从而使工厂的电量消耗问题无法得到妥善解决。
(四)工厂的用电设备不合理使用造成电量消耗
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保障着工厂的正常运营和经济收入。但是,很多工厂仅仅只关注机器设备能否继续运行,从不关注机器的老化问题。但是,对于用电设备而言,机器老化必定会导致消耗更多的电能和漏电的情况,不仅造成了电能浪费,而且还成为用电安全的隐患。除此之外,工厂设备的不合理使用也是造成电能浪费的一大因素。例如,很多工厂的技术人员由于技术不过关,没有按照正确的使用规则对电器设备进行合理使用,导致电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电能的额外损耗。
三、探究工厂电能节约的相关措施
(一)改进用电设备
随着新能源的出现和普及,很多用电器械都可以进行技术改造,用新能源和新材料代替原始的设备材料和设备技术,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使用某些检测设备来间接减少电量消耗。例如,在工厂生产中,使用电脑电力监控仪,对全工厂的用电情况进行监控和归纳,从而有利于寻找电量消耗过大的机器设备,这不仅可以通过用电量来检测用电设备是否正常运行,而且可以根据用电量的大小,针对性的改变用电策略。从而节约能源。
(二)采用合理的管理方式
改变原始的用电管理方式对于节约电能非常的重要。相关部门应该制定一套系统的能源管理制度,对全工厂的用电设备和设备技术采取统一的管理方式。在此基础上,相关的用电管理者应该了解节约用电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政策规定,学习并引进国外先进的节约用电产品和技术,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水平。除此之外,相关的用电管理者还应该将节约用电思想推广到基层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工作中。例如,通过开讲座和发传单的形式大力的宣传节约用电的意义;组织相关的节约用电活动,引导工作人员将节约用电践行在实际工作中;采取奖惩制度,奖励在工作中实践节约用电的工作人员,从而激励更多的节约用电行为。
(三)合理选择变压器配置
变压器的电量消耗是工厂设备电量消耗的關键。因此,合理的选择变压器配置对于节约工厂用电非常的重要。要选择一个物美价廉、符合工厂设备的变压器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在性能方面,尽量选择耗能少、使用周期长的变压器。另一方面是电压容量方面,应该根据工厂的用电设备选择合适容量的变压器,不应该为了方便,总是选择容量大的变压器。
(四)选择合适的电动机
选择合适容量的电动机对于节约电能非常的重要。在选择电动机时尽量选择与工厂电量负荷相匹配的电动机容量,另外,应该根据工厂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电压的电动机。
(五)改造现有不合理的供配电系统
对现有不合理的供配电系统进行技术改造,能有效地降低线路损耗,节约电能。例如将迂回配电线路,改为直配线路;将截面偏小的导线更换为截面稍大的导线;更换绝缘破损、漏电较大的绝缘导线;增加电容补偿提高功率因数,在技术经济指标合理的条件下将配电系统升压运行;分散装设变压器,使之更接近负荷中心,等等。
结语:
工厂作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生产部门,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工厂的电能浪� 其主要原因大都是管理欠缺、设备不合格等。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及时发现工厂运营中的电能浪费问题,并能制定针对性的节电措施,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工厂节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白翔云,邹长春。浅谈工厂供电系统节能方法研究[J].时代农机,2018,4504:76.
[2]寸正章。浅谈工厂企业节约电能的有效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07:114-115.
[3]应骁,金祎,冯超。浅谈工厂技术改造与节能降损[J].科技尚品,2016,01:251.
[4]刘网。节能技术在工厂供电系统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5,12:131.
[5]杨阳,张玉玺。关于工厂供电系统节能方法研究探讨[J].河南科技,2014,11:149.
作者:韦刚
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对策论文 18
在目前的供电压力下,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是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的重要前提,精细化管理是保证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在进行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工作中,必须要通过有效的手段以及措施,以确保供电企业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无论何时都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整个生产经营过程更加有秩序、更加合理,在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影响下,供电企业所有工作人员可以在更加安全的环境下进行生产活动,确保所有人员在设备运行维护和现场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使得工作人员在高危险、不安全因素繁多的劳动过程中,尽可能地避免不安全因素,解决了后顾之忧,必然会更加增强他们工作的信心和激情,在安全得到完全保证的有利条件下,供电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也可以得到进一步提高。另外,在供电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前提下,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均得到提高,减少了生产过程中失误操作的出现,使得运行设备及人员的安全得到保障,减少了供电企业在设备维修方面的费用支出,增加了供电企业的效益,同时在精细化管理措施的保障下,电网出现事故的几率显著降低,保证了供电企业的供电稳定性,为供电企业赢得更好的社会效益,更加有助供电企业未来的发展。
1供电企业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现状及原因
分析目前供电企业的生产过程可以看出,在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出现十分频繁,安全事故中对人身造成伤害最大的就是触电事故,一旦发生触电事故,出现人身死亡的几率是极高的;工作人员在对电网维护过程中,不具备完善的安全生产意识,在维修过程中防护措施做得不到位,导致出现高空坠落事故。此外,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自身专业素质的限制以及工作态度的影响,导致生产过程中频繁出现错误操作,进而造成企业的生产过程出现重大生产故障,对整个供电企业的供电网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在目前供电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几种较突出的现象,容易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出现,首先是供电企业虽然明白生产安全的重要性,但是为了节省企业支出资金,提高企业获得的经济效益,经常性减少在安全保护方面的资金支出,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之后,没有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来降低事故造成的伤害,使得安全事故只要出现就会对供电企业生产造成严重破坏;其次是安全相关制度以及规定的落实以及执行力不到位,很多供电企业的工作人员在进行生产活动过程中,对供电企业安全相关制度以及规定只是一知半解,在生产过程中更不能按照规定和制度上的要求来进行生产操作,甚至有些工作人员虽然熟悉安全相关制度以及规定的要求,但是为了图省事,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侥幸心理,根本不去执行相关制度以及规定的要求,最终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后,供电企业各项工程的施工管理混乱,在各个工程现场施工过程中业主项目管理部门现场安全管理缺位,使得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不达标,增大了安全事故的出现几率。
2023年工厂供电论文(精 19
第一项:锻压焊铣刨磨
我们告别了已经熟悉的车工。到了一个个(应该是有4个)新的工种。我们先去锻压。走进锻工教室,看到墙壁上的火炉,地上的树墩和其上的铁砧马上就产生一种干将莫邪的雄壮,又看见巨大的机器,不知为什么又有一种纣王炮烙的恐惧。加上房子太高,又感到阴风阵阵。所以所有女生都希望碰到一个有正气的老师。庆幸。老师大方脸。有诚恳的眼神。一看到他,大家就有一种暖阳阳的感觉。在加上老师略有些口吃,更拉近了他和我们的距离(您了见过那个鬼是口吃的不过侃归侃,从老师上课时比聊天时口吃程度低的多这一现象就可以看出老师废了多少心!!肃然起敬)。先上课。那1300~850的温度,把那些鬼感一扫而净。大家都感觉火红嫩黄的铁水在自己眼前流来流去。怕怕。之后老师又点燃了旺盛的炉火,关于铁水的想象就一下子变成了美味的烤鸭。(这俩小时,真是对我们的想象力的一次重大考验。)紧接着,各种规格的空气锤和冲压装置依次启动,让人感受到雷声隆隆,炮声阵阵,无一例外。
其中最大号的空气锤开动的时候:它在颤,墙在颤,地在颤,我们的心也在颤。我脑中在那时那刻只有一个念头:我们的地基打的是否够扎实?!这种3感觉就像是经历了一部恐怖片的洗礼(不要笑我没见过世面。因为真正的工厂中的机器比这可“恐怖”多了)。当然,会有苦尽甘来的时候。我们马上就要打铁了!!一个小炉里烧一块圆铁。我们要做的就是抡起大锤,尽自己所能,把它凿成方的!我们一个个都变成了米兰的小铁匠,叮叮当当。这可真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锤抡的高,则砸不到;抡的低,则砸不深。砸了一个上午,其中一头可算是有了方的意思。下午,在空气锤的镇压下,我们的小方头在几秒内,变成了小方身。看着师傅的表演,我们的心中只有钦佩。经历了一下午从高温炉中取棒和在气锤上翻来覆去的砸的练胆子过程(因为有师傅在看着,所以是练胆子,如果没有师傅,就是玩命)。我们对老师的钦佩升级到了崇拜。谁说工人们没本事?你有本事就在回三次火的时间内把铁砸好!还砸呢!吓就吓死你!!
第6天。我们去焊接。更恐怖了。上午破天荒的讲了一上午课。我就断定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果然。下午一上来,我们就戴上面具,要亲自电弧焊了!!这其中的害怕自不必细说,单就是面具上那一块只能看见超亮的电弧的防护玻璃,就够我玩的了。因为本人的电弧焊根本就没焊成直线(全是焊点,大家到时候自己体会就可以了)所以就不多说了(呵呵,不要打我)。我说气焊。气焊比电弧焊更加生猛。因为电弧焊最起码还有面具和手套,而气焊根本就不让用!!并且要先把片烧化,在往里添焊条。每添一下,都有火花缤纷飞舞。真是事可忍孰不可忍!!!所幸本人在车工中已经被烫过了一次,不在乎这第二会,博得老师一夸也算值了!!!不过最让人不解的是这么危险的工种居然是女老师!!!真是的!在下午下班前我们又听了冲压的介绍。真的感觉,工人们太危险了!向工人师傅们致敬!!!
第7,8天。真真的铣了!本以为所谓铣工,就是在有水的介质中进行精加工。到那一看,满不是那回事!!!一样是锋利的刀具和大同小异的车床。但不同的是车工是刀动,铣工是件动。而且可以加工平面。本因为自己加工的东西以后回自己用,所以我们精铣了一个个零件,完全都是百分之一百二的准确度。乞求好运!!!
第二项:车工
上班第一天。早上在24楼旁边的工厂门前集合之后。其他人四散而逃。我们则迎难而入。车工去了呀!!进入车间后,我们有一大感觉:天大不愧是最好的工科院校之一。外表看上去再烂的东西也可以用(而且一般好用)。外面看上去破破烂烂的窗子,灵活度不次于宿舍里的新货。且由于这种窗子几乎是我们从未见过,更增加了惊异性与新奇性。走到车间中间,爬在盛放各种车刀与各种精美工件的“橱桌”之上聆听师傅的教诲。师傅说的第一句话让人永远记得:车工是最危险的。一上来就让你们遇到了。所以一定要注意安全,女生一定要戴安全帽(即军训的帽子)………
工厂供电毕业设计 20
供配电技术实训
题 目: 某机械厂金工车间配电系统设计 作 者: 系 (部): 信息与电子工程系 专业班级: 生产过程自动化 指导教师:职 称: 实训时间:
12 月 6 日
某 机 械 厂 金 工 车 间 配 电 系 统 设 计
摘 要
本次供配电技术实训是对某一个机械厂金工车间配电系统进行设计。该厂的生产任务是:承担手拉葫芦共155种不同零件8个品种的加工工作。
本次实训的主要内容是:①对整个车间整体配电方案确定;②对车间配电系统主接线设计,确定主接线图;③配电干线的选择、支线的选择、配电箱的选择、保护设备的选择。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确定了树干式式车间配电系统;④运用二项式系数法确定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P30、Q30、S30和I;⑤选择XL-21系列配
30
电箱;⑥选择车间线路。
关键词:二项式系数法;配电系统;配电箱;
目 录
摘 要
关键词…………………………………………………………………………………….. 3
1.车间配电系统确定……………………………………………………………..5
1.1低压线路的接线方式 ………………………………………………………………...5
1.1.1放射式接线……………………………………………………..........................5
1.2.2树干式接线 …………………………………………………………………....5 1.2主接线图的确定 ……………………………………………………………………...5
2.车间线路负荷计算及选择……………………………………………………..6
2.1负荷计算的方法……………………………………………………………………….6 2.2二项式系数法 ………………………………………………………………………...6 2.3线路选择……………………………………………………………………………... .7
2.3.1线路类型 ……………………………………………………………………....7
2.3.2线路敷设方式 ………………………………………………………………....7 2.3.3线路敷设部位………………………………………………………………… .7 2.3.4导线选择 ……………………………………………………………………....7 2.4配电箱出线线路负荷计算及线路选择…………………………………………….... 8
2.4.1各个设备的负荷计算………………………………………………………… .8 2.4.2配电箱出线线路选择………………………………………………………… .8 2.5配电箱进线负荷计算及线路选择…………………………………………………. …9
2.5.1配电箱进线的负荷计算…………………………………………………….. ...9 2.5.2配电箱进线的选择 …………………………………………………………..10 2.6车间干线的负荷计算及线路选择…………………………………………………. .10
2.6.1车间干线的负荷计算 ………………………………………………………..10 2.6.2干线的选择 …………………………………………………………………..11 2.7电源进线线路选择 ………………………………………………………………….12
3.配电箱的选择………………………………………………………………….12
3.1配电箱的介绍 ……………………………………………………………………….12 3.2配电箱的选择 ……………………………………………………………………….12 3.3熔断器的选择方法 ………………………………………………………………….13
3.3.1熔断器熔体电流的选择 ……………………………………………………..13 3.3.2熔断器的选择 ………………………………………………………………..13 3.4刀熔开关的选择方法 ……………………………………………………………….13 3.5熔体电流计算及熔断器选择 ……………………………………………………….13
实训总结………………………………………………………………………….17 参考文献………………………………………………………………………….18
1.车间配电系统确定
供电线路是工厂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输送和分配电能的重要任务。
1.1低压线路的接线方式
低压线路的接线方式有放射式,树干式等。其优缺点比较如下:
1.1.1放射式接线
低压线路放射式接线的特点是发生故障时互不影响,供电可靠性较高,但在一般情况下,有色金属消耗较多采用开关设备也较多,且系统灵活性较差。这种线路适用于大型设备的供电。见图1.1。
1.1.2树干式接线
树干式接线的特点正好与放射式相反,其系统灵活性较好,采用的开关设备较少,有色金属消耗的也较少。只是供电可靠性较差。实践证明,低压树干式接线在工厂的机械加工车间,机修车间和工具车间中应用相当普遍。因为它比较适用于供电容量小,且分布较均匀的用电设备组。见图1.2。
0kV
6~10kV
6~10kV
80V
(a)母线放射式配电的树干式 (b)为变压器-干线式树干式 图1.1低压放射式接线图 图 1.2 低压树干式接线
经过两者比较,本设计车间配电系统选择树干式接线,再通过5台配电箱给36台设备供电。具体见图1.3.
1.2车间配电系统主接线
图1.3
2.车间线路负荷计算及选择
2.1负荷计算的方法
常用负荷计算方法有: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系数法。
需要系数法的特点是简单方便,计算结果比较符合实际。但是把需要系数看作与一组设备中设备的多少及容量是否相差悬殊等都无关的固定值,这就考虑不周全。需要系数法适用于设备台数较多的车间计算负荷。实际上只有当设备台数较多,总容量足够大,没有特大型用电设备,才用需要系数法。而本系统设备台数较少,故应采用二项式系数法。
2.2二项式系数法
1、单个设备:
P30?PN/?.................................................(2.1)Q30?P30/tan?...........................................(2.2)S30?P30/cos??I30?S30/
N..........................................(2.4)
2、单组设备:
P30?bPe?cPx............................................(2.5) (x=n/2,按四舍五入取整)
Q30?P30/tan?...........................................(2.6)S30?P30/cos??I30?S30/
N..........................................(2.8)
3、多组设备:
P30?Q30
?(bP)?(cP)............................(2.9) ??(bPtan?)?(cP)tan?.......(2.10)
e
i
x
max
e
i
x
max
max
2.3线路选择
2.3.1线路类型
线路类型有:架空线路、电缆线路和车间线。架空线路LJ铝绞线和LGJ钢芯铝绞线。车间线路包括室内配电线路和室外配电线路。室内配电线路大多采用绝缘导线,绝缘导线按线芯材质分铜芯和铝芯两种;按绝缘材料分橡皮绝缘和塑料绝缘。
其中配电箱进、出线采用绝缘导线BLV-500;电源进线采用LJ铝绞线;干线采用LMY硬铝母线。
2.3.2线路敷设方式
常见的敷设方式有:穿焊接钢管敷设、穿硬塑料管敷设、穿电线管敷设等。其中配电箱进线采用穿硬塑料管敷设PC,配电箱出线采用穿焊接钢管敷设SC。
2.3.3线路敷设部位
常见的线路敷设部位有:沿墙面敷设WS、沿地板或地面下敷设F。其中配电箱进线采用沿墙面敷设WS,配电箱出线采用沿地板或地面下敷设F。
2.3.4导线选择
根据《工厂供电技术》可得,电力线路的导线的选择必须满足下列条件:发热条件、电压损耗条件、经济电流密度、机械强度等。低压动力线路截面选择按发热条件选择,再校验其他条件。
1)三相系统相线截面选择
该实训采用按发热条件选择三项系统中的相线截面,应使其允许载流量I不小于通过相线
al
的计算电流I,即I
30
al
?I30.................(2.11)
2)中性线和保护线截面选择
一般三相四线制线路中的中性线截面A0,应不小于相线截面A?的50%,即
A0?0.5A?....................................2.12 )(
3)保护线截面选择
根据短路热稳定度的要求,保护线(PE线)截面APE,按《低压配电设计规范》规定,当其材料与相线相同时,其最小截面应满足表1.如下。表1
因为保护中性线兼有PE线和N线的双重功能,因此选择截面时应同时满足上述PE线和N线的要求,取其中的最大截面。
2.4配电箱出线线路负荷计算及线路选择
2.4.1各个设备的'负荷计算
由公式(2.1)、(2.3)、(2.4)得:单个设备的计算电流为I30?PN/中?0.85~0.95,cos??0.85~0.95;取?0.9,cos??0.9。 以NO1车间的1-1-1设备为例: 所以,I30?PN/
N?cos??4.13/
30
N?COS?,其
0.38?0.9?0.9?7.75A.
同理可得其余各个设备的I,见表2。
2.4.2配电箱出线线路选择
以NO1车间的1-1-1设备为例:
设工作在30摄氏度环境下,已知I30?7.75A,所以查《工厂供电技术》附表16,根据公式(2.11)可得Ial?I30?14A,所以A??2.5mm,据公式(2.12)得,A0?0.5A?
2
和表1得,APEN?2.5mm,SC穿钢管径为15mm,所以可得线路型号为:BLV-500-(3×2.5+1×2.5)SC15-F。
以此类推可得其他线路的型号,见表2。
2.5配电箱进线负荷计算及线路选择
2.5.1配电箱进线的负荷计算
以NO1配电箱为例:
该机械厂金工车间配电系统为大批生产的金属冷加工机床,查《工厂供电技术》附表16,得b?01.4,
c05.,co?s
17.3,
5??
x?
;因为NO1车间为单组设备,所以根据公式(2.5)
得:x=n/2=8/2=4,所以
P30?bPe?cPX?0.14?(4.13?8)?0.5?(4.13?4)?12.89kW,
据公式(2.6)(2.7)(2.8)分别得:
Q30?P30tan??12.89?
1.73?22.29kVar
S30?
??25.75kV?
A
I30?S30/
N
?25.75/0.38?39.12A
以此类推可得NO2、NO3、NO4、NO5、NO6的I,见表3。
30
2.5.2配电箱进线的选择
以NO1车间为例:
设工作在30℃环境下,已知I=39.12,所以查《工厂供电技术》附表16,根据公式
30
(2.11),可得Ial?I30?39.12A,所以Ial?41,A??16mm,PC穿硬塑料管管径为
32mm,所以可得线路型号为:BLV-500-(3×16+1×16)PC32-WS。
2
以此类推可得其他配电箱的线路型号,见表3。
2.6车间干线的负荷计算及线路选择
2.6.1车间干线的负荷计算
设该机械厂金工车间配电系统为大批生产的金属冷加工机床,查《工厂供电技术》附表16,得,可知b?0.14,c?0.5,cos??0.5,tan??1.73,x?5,且运用公式(2.9)(2.10)可得:
NO1:(bPe)1?0.14?(4.13?8)?4.63kW
(cPX)1?0.5?(4.13?4)?8.26kW
NO2: (bPe)2?0.14?(2.22?2?9.47?3.13?2)?2.82kW
(cPX)2?0.5?(9.47?3.12?2)?7.87kW
NO3: (bPe)3?0.14?(9.13?9.70?3?6.20?2?8.16?7.50)?9.28kW
(cPX)3?0.5?(9.7?3?9.13)?19.12kW
NO4: (bPe)4?0.14?(8.16?17.20?7.84)?4.65kW
(cPX)4?0.5?(17.20?8.16)?12.68kW
NO5: (bPe)5?0.14?(8.16?6.35?4?3.13?3)?6.01kW
(cPX)5?0.5?(8.16?6.35?3)?13.61kW
NO6: (bPe)6?0.14?(22.13?2?2.92)?6.61kW
(cPX)6?0.5?(41.51?41.51)?41.51kW
所以运用公式(2.9)
P30?
?(bP)
e
i
?(cPX)max?4.63?2.82?9.28?4.65?6.01?6.61?41.51?75.51kW
运用公式(2.10) Q30?
?(bPtan?)
e
i
1
?(cPX)maxtan?max?
(4.63?1.73?2.82?1.73?9.28?1.73?4.65?1.73?6.01?1.73?6.61?1.73?41.51?1.73)
?130.63kVar
所以,S30?所以,I30
??150.88kV?A
?S30/N?229.25A
2.6.2干线的选择
设工作在30℃,据公式(2.11)得,Ial?I30?229.25A,则查《工厂供电技术》附表14和《工厂配电设计手册》得,选择线路型号为LMJ-3(40×4)+1(25×3)。
2.7电源进线线路选择
设工作在30℃环境下,已知I?229.25A,所以查《工厂供电技术》附表13,根据公
30
式(2.11)得I
al
?I30?229.25A,所以Ial?249A,所以额定截面为70mm2,由此得进
线线路型号为LJ-70。
3.配电箱的选择
3.1配电箱的介绍
配电箱是按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装置。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借测量仪表可显示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还可对某些电气参数进行调整,对偏离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提示或发出信号。常用于各发、配、变电所中。
配电箱中的XL-21系列适用于发电厂及工矿企业中,在交流电压500伏及以下的三相四线或三相五线系统作动力配电之用。所以该车间我采用XL-21系列配电箱。
3.2配电箱的选择
据《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和表2的各配电箱的计算电流,选用XL-21-50(改)和XL-21-43(改)两种配电箱。其中XL-21-50(改)配电箱由HR3-400/34刀熔开关和RL6-60/熔断器组成,XL-21-43(改) 配电箱由HR3-400/34刀熔开关和RT0-100/熔断器组成。接线图如(a)、(b)
(a) (b)
3.3熔断器的选择方法
3.3.1熔断器熔体电流的选择
IN?FE?I30......(3.1) IN?FE?k?IPK......(3.2)
(其中k为小于1的计算系数,取k=0.3;此车间设备均为笼型异步电动机,则I
PK
?7?I30)
3.3.2熔断器的选择
IN?FU?IN?FE......(3.3)
3.4刀熔开关的选择方法
低压刀熔开关又称熔断器式刀开关,是低压刀开关与低压熔断器组合而成的开关电器,具有刀开关和熔断器的双重功能。目前以广泛用于低压动力配电屏中。 因为刀熔开关是由低压刀开关和RT0-100/熔断器组成,所以选择方法为: 刀开关选择:
IN?I30......(3.4)
熔断器选择:
IN?FE?I30......(3.5) IN?FE?k?IPK......(3.6) IN?FU?IN?FE......(3.7)
3.5熔体电流计算及熔断器选择
以NO1车间为例,已知NO1的支干线I?39.12A,据式(3.1),I
30
N?FE
?I30?39.12A,
且据式(3.2),I
EFN?
?kKPI?
?1?2.1239.1582.?A。由HR-400/34可知该刀熔开关的刀开
关额定电流为400A,据公式(3.4)得,所以I
N?Fu
?82.15A?400A,所以满足要求。又由于
根据表3,可得NO1配电箱进线为39.12A,运用公式(3.5)(3.6)、(3.7)、,知I×39.12=82.15A,所以选刀熔开关的熔断器为RT0-100/100型号。 再以NO1的1-1-1设备为例,由表1知,I?7.75A,所以I
30
N?FE
N?FE
?k?IPK=2.1
?I30?7.75A
IN?FE?k?IPK?2.1?7.75?16.82A,所以IN?Fu?IN?FE?16.82A。由此类推,可得NO1各
设备的k?IPK,且均小于60A,所以选RL6-60/熔断器(其中熔体电流选择参考《工厂配电设计手册》)。所以选择XL-21-50(改)配电箱。见表4.
N?FE
由上述得,HR-400/34同样适合NO2,运用公式(3.5)、(3.6)、(3.7),知I
?k?IPK=2.1
×32.50=68.25A,所以选刀熔开关的熔断器为RT0-100/100型号。且求的各设备的k?IPK均小于60A,所以选RL6-60/熔断器,选择XL-21-50(改)配电箱。见表5.
同理,HR-400/34同样适合NO3,且求的各设备的k?IPK均小于60A,运用公式(3.5)、(3.6)、(3.7),知I
?kKI?P
EFN?
=2.1×86.21=181.04A,所以选刀熔开关的熔断器为RT0-200/200型号。
所以选RL6-60/熔断器,选择XL-21-50(改)配电箱。见表6.
同理,HR-400/34同样适合NO4,运用公式(3.5)、(3.6)、(3.7),知, 且求IN?FE?k?IPK?2.1?52.60?110.46A所以选刀熔开关的熔断器为RT0-200/120型号。的1-2-13设备的k?IPK为67.75A,大于60A,所以,选RT0-100/熔断器,选择XL-21-43(改)配电箱。见表7.
同理,HR-400/34同样适合NO5,运用公式(3.5)、(3.6)、(3.7),知I
N?FE
?k?IPK=2.1×
57.56=120.88A,所以选刀熔开关的熔断器为RT0-200/150型号。且求的各设备的k?IPK均小于60A,所以选RL6-60/熔断器,选择XL-21-50(改)配电箱。见表8.
同理,HR-400/34同样适合NO6,用公式(3.5)、(3.6)、(3.7),知I
N?FE
?k?IPK=2.1×
87.24=183.20A,所以选刀熔开关的熔断器为RT0-200/200型号。且求的1-1-17、1-2-9设备
k?IPK均为87.15A,大于60A,所以,选RT0-100/熔断器,选择XL-21-43(改)配电箱。见
表9.
实训总结
经过一星期的实训,我们对工厂供电技术这门课的了解更深了。首先简单描述一下供电系统的概述:电能是现代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能源。电能既易于由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而来,又易于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以供应用。电能的输送和分配既简单、经济,又易于控制、调节和测量,利于实现声场过程的自动化。因此,电能在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科学技术、国防建设等各行各业和人民生活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工厂供电,就是指工厂所需电能的供应和分配问题。 我们这一小组一共有八个人,虽然有2个人不在,但是我们还是很努力的完成这个实训。首先我们的实训任务设计课题是:《某机械厂金工车间配电系统的设计》,在整个设计任务中我负责用CAD画出车间的配电系统图并做适当的修改。我们每个人分工清楚,然后努力完成自己分配到的任务,虽然每个人分配到的任务都不简单,但我们还是很好的完成了。就说我的任务吧,一开始我不会画CAD的车间配电系统图,于是用画图板画了一张,结果画出来的效果很差,就这样,一夜的努力白费了。于是,第二次我开始用CAD边学边画,遇到不会画的图或线段我就到网上查询方法,又一个夜晚过去了,我终于画出了另大家满意的CAD车间配电系统图。虽然过程很简单,但是对我自己来说的意义却很大。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以知难而上,百折 《工厂供电》(第4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刘介才主编。《工厂供电简明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3.李宗纲、刘玉林、施慕云、韩春生编著。《工厂供电设计》.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4.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等编。《工业与名用配电设计手册》.北京:水利电工出版社,1994
5.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编写组编著。《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上、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
6.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编写组编著。《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上、下册补充本).水利电子出版社,
7.王国君主编。《电气制图与读图手册》.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5
浅谈发供电企业安全管理 21
浅谈发供电企业安全管理
众多事故的'发生,多是因为不遵章守规、违章冒险、隐患不除、安全监督不力等相同因素,不难看出许多安全生产事故完全可以避免,一起起血的教训给我们企业一次次敲响了安全警钟,发供电企业应该怎样从这些教训里吸取经验,切实搞好安全工作,可以从制度建设、培训教育、安全监督、隐患治理、落实制度等方面做起,重点解决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违章现象、隐患不除、监督不力、制度不落实等问题。
作 者:柳文秀 孟凡胜 作者单位:青海油田培训轮休基地社区管理中心 刊 名:科技资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33) 分类号:X93 关键词:安全管理 供电企业 安全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