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爱心(通用2篇)
放飞爱心 篇1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对资料的合理运用,了解有关蜻蜓的有关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思想感情;并体会到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下一辈的关怀爱护和谆谆教导。
教学重难点:
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有选择地运用摘抄有关蜻蜓知识的资料,丰富对蜻蜓的认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思想感情;并体会到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下一辈的关怀爱护和谆谆教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展示画面,激趣引出课题
1、展示蜻蜓飞舞的画面,师:同学们,这些忙忙碌碌的小精灵是谁呢?(板书:蜻蜓)请你用一个词形容一下这些小蜻蜓。(可爱的,美丽的)你们喜欢吗?
2、讲了谁和谁?(板书孩子们 陶行知) 小伙伴们捉住了蜻蜓为什么又要把它(板书放飞)呢?让我们一起再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读文入境,探究自悟。
(一)走近蜻蜓。
1、回顾上节课,你对蜻蜓有了哪些了解?
2、陶行知一共问了两个问题,课件出示
3、第一问:“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 指名回答。
4、继续交流: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谁知道?
5、引读:它的尾巴是……,它用尾巴……它的眼睛……,结构……,是由……,可以……
6、尾巴和眼睛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课件出示:
7、蜻蜓的尾巴和眼睛很特别,那读的时候要注意哪些词语,才能读出它的特点呢?指名回答。课件相机出示答案
8、指导朗读。
现在老师就是这位同学捕捉蜻蜓的同学,你想对我说什么?
过渡:引导放了蜻蜓吧!因为这蜻蜓是“飞行家”,是“捕虫能手”,是我们的朋友。孩子们入神地听着陶行知先生的话。
(二)走近陶行知
快速默读2--11自然段,把文中描写陶行知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的词句用“~~”画出来,体会一下,陶行知是一位怎样的教育家?读后交流。
1、从陶行知先生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讲:
(1)“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 ---(板书和蔼可亲)
(2)陶行知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说:“还是翠贞说得对。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它都吃。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平易近人
(3)陶行知从翠贞手里取过蜻蜓,高高举起。----珍惜这只蜻蜓,让其他孩子看得清。
(4)陶行知将蜻蜓小心地翻过身去,指着它的尾巴说:--生怕弄伤蜻蜓
(5)陶行知先生用商量的口吻问大家:“把它放了好不好?”——相机理解什么是“口吻”?表演以商量的口吻说:“把它放了,好不好?
2、陶行知先生知识丰富,说的是孩子们都不知道的新道理,新知识,所以孩子觉得新鲜有趣。相机出示陶行知的资料。
3、这样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没有斥责孩子们,而是(板书循循善诱),讲得孩子们心服口服,所以课件引读:翠贞看看小伙伴们……
三、拓展延伸,抒发情感
1、课件蜻蜓千姿百态的图片,老师:蜻蜓又回到了自由的天空,回到了属于它自己的家园。你们瞧,它们是多么轻松,多么愉快呀!此时此刻,大家肯定有许多话要说,试试写一写:
我眼中的蜻蜓
四、课堂总结,升华情感
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首有关蜻蜓的古诗作为礼物,感谢你们陪我一起学习了这篇课文,从文中知道蜻蜓和孩子们;蜻蜓和陶先生;孩子们和陶先生;老师和大家也成了好朋友……
是啊,大自然中有很多像蜻蜓这样的朋友,她们都为我们人类作出了贡献。我们每一个都要(板书关爱有益动物),那样我们的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的美好!
板书设计
19 放飞蜻蜓
放飞爱心 篇2
育秀实验学校 五(1)中队 执教:李忠敏
一、活动目的:
1、让学生知道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激发队员们从小有爱心,树立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祖国的情感。
二、主题:在家孝敬父母,在校尊敬老师,在社会上关心他人。
1、对象特征:本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倍受父母、爷爷奶奶的爱护,渐渐地有些同学变得自私,缺乏真情,只要别人关心自己,不会自己去关心他人、爱护他人。
2、提出这一主题的原因:通过具体事例,激发学生爱的情感,提高他们的认识,培养学生爱父母、爱师长、爱同学,并把这份爱献给社会,献给祖国,从而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三、活动准备:
1、中队旗一面,录音机一台,出旗曲、退旗曲、队歌的伴奏带等。
2、准备故事,小品,快板、舞蹈等节目。
3、准备照片,书法作品等道具。
4、收集名人名言、主持人准备串联词。
四、场景设计:
大黑板上写好的大字,并配以图画,贴上书法作品,“养育之恩永不忘怀”。
黑板报出一期“爱心”专刊。
五、主持人:王怡娇(中队长)
六、活动过程 :
(一)小品寻人:《校门口》(见附件)
主要角色:红红(即主持人):懂事,尊敬奶奶。乐乐(即问题学生):言行偏差,不尊敬奶奶。
红红(转向乐乐的奶奶):明天我们中队开主题队会,你带乐乐一起来参加吧。
乐乐奶奶:好,好,我一定带乐乐来。
(二)主持人,育秀实验学校五(1)中队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三)队仪式:出旗、敬礼、唱队歌。
(四)1、家庭篇:
主持人:有了泥土,嫩芽才会长大;有了阳光,花儿才会盛开;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呀——亲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同学1:出示一套照片,讲述《我的成长足迹》(见附件)
同学2:故事《住院期间》(见附件)
同学3:展示书法作品《养育之恩永不忘怀》(见附件)
同学4:演讲《我向妈妈发火以后》(见附件)《歌曲《世上只有爸妈好》
主持人:孝敬父母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到今,流传着许多感人的故事,乐乐,你想听吗?
同学5:乐乐,我给你讲个《孔融让梨》的故事。
同学6:乐乐,《击虎救母》的故事你听说过吗?小品《奶奶,我来》(会场上传来了低低的哭泣声)
主持人:咦?是谁在哭呀?原来是乐乐呀,你怎么哭了?
乐乐:(边哭边向奶奶认错。)(略)
同学7:认识到自己吃饭挑食,吃鱼要妈妈去骨头是不对的。
同学8:常向妈妈发脾气,还说不要她管,回家要向妈妈认错。
同学9:爸爸妈妈叫我不要躺在床上看书,我不听、还顶嘴,现在才知父母的心。
主持人:乐乐,同学们,看到你们能主动承认错误,我很高兴,在这里我要赠送你一句名言。同学赠名言(见附件)《游子吟》
2、学校篇
主持人:乐乐,我们是幸福的一代,在家有父母长辈的厚爱,在校有老师的呵护。他们为了我们能健康茁壮地成长,呕心沥血,献出了朴实无华的爱心。他们播种,用粉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田孕育。
同学1:忘不了各科老师,为了使我们全面发展,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爱心。
同学2:忘不了前任班主任姚老师,记得我们刚跨入育秀实验学校,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是老师您用慈母般的爱心时时处处关心我们,使我们很快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
同学3:忘不了江老师,陆老师,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亲切柔和的话语,教会了我们a,b,c。
齐:Thankyou miss Jiang and Miss Lu. We love you.
同学4:忘不了毛老师,瞿老师,领着我们在数学世界中遨游、探究。记得有一次……(略)齐:这深沉的笑,常常留连于爸爸的脸上。
同学5:忘不了我们的班主任李老师,像严师、像妈妈、像朋友。小品表演《披雨衣》
齐:这是老师的微笑,这温柔的微笑,常常闪现在妈妈的脸上。
同学6:当我在长跑比赛中得了冠军。
同学7:当我的作文发表在了《语文学习园地》上。
同学8:当我被光荣地评为上海市优秀少先队员。
三人:我们看到老师的脸上流露出一片恬静的微笑。
齐:啊,那慈祥的笑,只有在爷爷奶奶的脸上才能找得到。
主持人:老师那无私的爱,那真诚的爱,不但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中深深扎下根,而且发芽,开花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同学10:班级钢笔墨水没有了,马上有人拿。
同学11:卫生用具坏了,立即有人献
同学12:有人呕吐了,马上有人扫。
同学13:同学遇到困难,立即有人帮。
乐乐:我也深有体会。我是班上个子长得最矮小的,同学们都把我当小弟弟,时时处处爱护我。记得有一次……(略)快板(见附件)
3、社会篇。
主持人: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友爱同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把这种传统美德发扬光大;爱整个社会,爱整个人类,爱我们共同生存的地球。
⑴护绿小队:谈活动计划。(略)
乐乐:我也想参加你们的护绿小队活动,你们欢迎吗?
⑵手拉手小队:活动宗旨:关心帮助所有有困难的同学。活动内容:为潘霞捐钱。
⑶小号角小队:活动内容:去新村向居民宣传防火、防盗等安全知识,发宣传纸等。
⑷爱心小队:主持人:这是我们爱心小队的服务基地:奉贤县福利院,每个星期,队员们都要来这里为老爷爷老奶奶服务。瞧,今天,他们又来了……
活动镜头:擦窗、捶背、读报,表演节目,给老人吃东西等。
主持人:让我们记住少先队铭言。
齐:以我所能,为祖国,为家乡尽责任。
主持人:献出你的爱,献出我的爱,献出我们大家的爱,我们的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我们的未来将更加灿烂辉煌。舞蹈:《爱的奉献》
(五)请中队辅导员讲话。(略)
(六)领呼号。
(七)退旗。
(八)育秀实验学校五(1)中队主题队会到此结束。
七、活动设计说明:
班上58位学生中有53位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受到爸爸妈妈、爷爷姐姐,两代甚至三代人的呵护,渐渐变得自私,没有真情,只要求别人去爱自己,而不会自己去爱别人,因此选定这一主题。
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空洞的说教学生不易接受。他们自身已有一定的活动能力,因此以队会的形式开展这一主题活动,让他们把身边的事例通过小品、故事、演讲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出来,以达到教育的目的,效果更好。
整个活动设计层层递进、层层深入,由对父母的爱到对老师的爱,最后到对社会的爱。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仅要继承,还要发扬光大,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爱祖国,爱人类,爱整个地球。